得数为8、9的加法与8减几、9减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56页。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8、9的组成,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法算式与8减几与9减几的算式。2.通过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的数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法算式与8减几与9减几的算式。教具准备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43618869╱╲╱╲╱╲5()4()4()2.口算4+3=7-2=6+1=3+2=7-5=6-3=1+5=6-4=7-3=二、新授1.得数8的加法和8减几的教学。出示8只小恐龙。认真观察图,从图上你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左边有6只小恐龙,右边有2只小恐龙。)(1)根据所给的图,想一想,这一幅图可以求什么?(一共有多少只小恐龙?L)该怎样列式?列式:6+2=8为什么6+2等于8?(因为6和2组成8,所以6+2=8)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2+6=8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因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或者说从右边往左观察,所以是2+6=8)(2)用书遮住左边的两只小恐龙,问:现在这图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从8只小恐龙里去掉2只小恐龙,还剩下6只小恐龙。)怎样列算式?列式:8-2=6如果遮住右边的6只小恐龙,问:现在又该怎样列式?列式:L8-6=2(3)教师:这一幅图表示6只小恐龙和2只小恐龙合并,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得到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6+2=8和2+6=8;也可以表示从8只小恐龙里去掉2只小恐龙,也得到两道不同产减法算式。8-2=6和8-6=2,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四道算式。(4)出示图○○○○○○○○你们想一想,这一幅图是什么意思?你们能出两道加法算式吗?列式:5+3=83+5=8这里的5、3和8分别表示什么?如果遮掉左边或右边的○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列式:8-5=38-3=5为什么8-3等于5呢?(因为3和5组成8,所以8-3=5)(5)观察这四道题都用了哪些数?这四道题都用了8的哪一个组成?小结:这一幅图可以列两道加法,两道减法共4个算式,它们同用一个组成算得数,实际上4个算式是有联系的。2.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教学。(1)动手摆一摆,左边摆7个小圆片,右边摆2个小圆片。(2)动脑想一想,你可以提什么问题?能写几个算式?(3)动手写一写。列式:7+2=92+7=99-2=79-7=2(4)为什么7+2等于9?为什么9-2等于7?(5)这四道算式的共同点是什么?(都用了9、7和2这三个数,同用了9可以分成7和2的组成。)3.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8和9的加法,以及8减几,9减几的计算。懂得了一幅图可以列两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也就是看一幅图可以写4个算式。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第55页的练习题。学生计算后,提问:为什么6+2=8?为什么8-5=3?2.完成教科书第56页。讲评时,强调这4个算式同用了9可以分成7和2的组成式。3.正确书写加减法算式。(完成教科书第55)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增加了操作活动的内容,使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中逐渐感受到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8、9的加减法,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产生“思考”。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的现成结论,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