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游子吟》,了解诗意。2、理解《游子吟》一诗所表达的情感。3、朗读、背诵、默写《游子吟》进展目标:在阅读中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意。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2、搜集有关写母爱的诗、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简介作者。2、揭示课题。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一种诗体的名称,本课为“吟咏”。二、检查预习情况。1、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同桌互读,并纠错。3、抽读,大家评。三、指导朗读。1、老师范读,让学生画出节奏。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四、学诗。1、让学生对比注释,了解诗句大意。2、同桌(或小组内)沟通。3、抽学诗讲解诗句意思,其余的可以补充。五、欣赏诗歌。1、找出自己喜爱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说说自己喜爱的原因。2、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六、背诵诗歌。七、延伸。将自己搜集的写母爱的诗、文,朗诵给大家听。八、老师总结。九、作业。1、抄写、背诵《游子吟》。2、完成课后思考题。《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沟通识字方法。2、从诗中受到启发,学习感受母亲的爱,并学习关怀自己的母亲,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喜爱读古诗。教学准备学生:观察母亲的言行,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老师:生字卡片,朗读录音,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妈妈》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学习生词,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母亲对儿女的关爱能关爱自己的父母。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引出课题1、小朋友们,今日老师带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你们想不想听呢?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师:是的,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的确,这份爱让我们刻骨铭心,不尽感激。2、揭示课题:今日,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游子吟》。(板书:游子吟)游子:古人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师:请孩子们自由地读古诗。1、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读古诗。2、学习小组长拿卡片,让其他同学读。同学间相互纠正字音的落实情况。3、抽生读古诗。师相机范读。三、再读古诗,读出韵味1、学生自读古诗。师:在读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同意互相说一说吗?(可以同桌讲,也可以小组说,谁认为自己说得好还可以站起来说。)2、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体会“寸草心”“三春晖”。四、观察图景,感悟古诗1、学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深了,油灯下,母亲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1)师:你看到了什么?(母亲灯下缝衣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母亲此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从多方面感知母亲对儿子的爱)(3)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2、学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媒体课件展示。静景:阳光下,路边生机勃勃的小草。动景: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师: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时,母亲会说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师: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凝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在这里,作者把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和太阳对春草的恩情相比,表达了作者对母爱难以回报的感叹,让我们把对父母的愧疚,对父母的热爱融入自己的朗读中。五、读议释疑,体会古诗1、学生齐读古诗。2、选择你喜爱的方式读这首诗,看谁读得。(找伙伴读、找老师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3、老师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爱这首诗,还配了音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你们想听听吗?再次投映图景,播放课文配乐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真正体会慈母对儿女的深情,激发孩子们对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