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法制课讲话稿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受学校邀请,有幸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青少年如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法律、道德规范、约束言行,切实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这一课题。我从事过公安监管工作十五年,曾经研究过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原因及对策。这些原因有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也有来自自身的。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站在青少年角度着重就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谈几点初浅的看法,不正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特征。我们每个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是高素质的,都需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学习,接受教育才能形成高素质。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因此对于步入社会不久的青少年来说,客观地讲,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良特征。1、年龄小,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分辨是非、真伪能力较差,经不起诱惑,及易被人拉拢利用。2007年6月,我对《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一周年(2006年3月1日至2007年2月28日)治安拘留所拘留的16至25周岁违法青少年进行统计和分析。这一年中共拘留1195人,其中青少年181人,占拘留总数的15.2%(这些被拘留的青少年不包括该法第21条规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的情形。)在181人中,16至18周岁的有32人,占17.7;19至25周岁的有149人,占82.3;小学文化的有28人,占15.5;中学文化的有151人,占83.4;(其中绝大多数是初中文化或初中肄业)大学文化的仅有2人,占1.1。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显示,一是被处以行政拘留的违法青少年年龄起点是14周岁,14周岁以下违法少年不予行政拘留。而现实生活中14周岁以下违法少年不少。(这种年龄层次无法第1页共5页统计,主要由监护人加强监管教育。)二是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违法青少年都有,尤以初中文化所占比例大。综上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趋向于年龄小、文化层次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现象。由于这个原因,一些青少年经不起某些图谋不轨者的利益诱惑,被授以金钱、贵重物品、高档玩具等等馈赠,分辩不清事情的是非真伪,被人腐蚀拉拢、利用。少年王某,17岁,其父母均外出务工,与70多岁的奶奶共同生活。一日,邻居陈某将自己非法购买的10余炸药和16个雷管(用于炸鱼)与王某私下交涉,要将爆炸品寄存在他家,并许下如果炸鱼卖了钱分一半给王某。王某碍于邻居情面予以答应。王、陈二人第一次炸魚后,被他人向公安机关举报,经查证,王某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不知不觉间自己违了法。王某为什么受处罚呢。因为他违反国家规定,私自储存爆炸危险品。(《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侥幸的是,炸药、蕾管存放在一起没有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否则,王某是要被判刑坐牢的,离犯罪仅一步之遥。2、好奇心强,不切实际,不分好坏,盲目模仿他人言行,自身生理和心理极易受到严重摧残。青少年初涉社会,经历少,对世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这是人之常情。有时对街头艺人表演、电视电影奇异演出,网络暴力、色情节目播放等等都具有猎奇、好玩心理。要知道,有些表演节目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特别训练而成的,不是一般常人所能轻易学会。比如央视第八套综艺频道,有的节目明确在荧屏上打上“此系表演,切勿模仿”告示。有的镜头是经过特技拍摄而成。如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有些画面,包括广告都是经过电脑制作而成的。这些表演、镜头、画面是出于艺术需要夸张而成,是超出常人力所能及的,切不可轻易盲目模仿。否则,自身心理和生理就会受到严重摧残。3、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缺少社会阅历,血气方刚,掌控不住自己情绪,哥们义气重,意气用事,不计后果。所谓人生观应是人们生存的目的和意义,价值观应是人们第2页共5页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的作用,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一切事物的总看法和观点。在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件不容易的事,是要经过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帮助以及自己不懈的努力学习,经历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办得到的。比如有的人认为人生目的就是为了吃、穿、玩三个字。有的人认为人生的价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