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第九课第2框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理解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精神的原因。能力目标:能够自觉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并能从小事做起,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及归纳、分析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弘扬者。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学生应当在现实生活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教学难点: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精神的原因四、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歌曲《溧水美》并且通过幻灯展示2011年12月10日至11日,溧水县创建国家生态县进行省级调研,12月11日至14日省文明委对溧水县进行文明城市测评相关事件。教师提问:溧水美不美?学生回答。教师:怎样才能把溧水建设成国家生态县、省文明城市使我们的家乡更美好呢?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学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学生:需要我们全县人民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明确同学们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都是把溧水建设得更美好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今天这节课重点探讨第九课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歌颂家乡的歌曲更能让学生产生热爱家乡为建设好家乡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的共鸣。问题的答案不拘泥于某一个方面,这样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讲授新课】环节一:目标引领教师通过幻灯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读一读。(设计意图:老师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学什么?学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方向,有动力。)环节二:层层深入教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名言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艰苦奋斗是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教师小结: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精神,比如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精神等。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民族精神是如何代代相传的呢?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红军长征时物质非常匮乏,吃草根,啃树皮,穿草鞋,还面临着敌人穷追围堵,还是坚持下来了,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学生:延安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发展生产等教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用英语的三种时态表示一下,我们刚刚分析的是哪一种时态?学生:过去时。教师:那么,现在我们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吗?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广大。例如航天精神,2011年11月1日和11月14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均取得圆满成功,也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学生:大庆精神,铁人王进喜说:“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克服重重困难,改写了我国没有石油的历史。教师: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已经很优越了,你有没有珍惜这个条件好好学习呢?(部分学生在反思)教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国社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幻灯片展示表格,学生回答)时间目标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理想教师:为了实现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是英语中的什么时态?学生:将来时。教师总结: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因此,艰苦奋斗精神是代代相传的。教师:(幻灯片展示材料)“其实,创业路上有太多的艰辛,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村民走出贫困的泥泞,在小康路上一路高歌,享受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