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好八连”②艰苦奋斗葆本色“永远的好八连”②艰苦奋斗葆本色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这是毛主席于 1963 年 8 月 1 日凌晨,为好八连题写的光辉诗篇。50 年前,时代需要“好八连”精神,今日,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 【编者按】 革命胜利了,又进驻到灯红酒绿的南京路,有人可能会想,该享受享受了。但是八连的同志并不这样想,他们说:“吃好的,穿好的,我们都想,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他们不仅仅从传统美德上认识保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更多的是从拒腐防变、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上认识保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 老班长的锅和数米粒的故事 展览馆中陈列有一口大铁锅,这口锅是 1947 年八连炊事班老班长王景全从敌人手中夺得的。1949 年渡江时,许多同志劝他:“到了大城市有的是新锅,你这口锅就不要带了吧。”但老班长舍不得,硬是背着它渡过长江,千里迢迢带到上海。王景全复员时,含着泪对大家说:“同志们,别忘了,勤俭持家是咱连的老传统啊!”八连同志没有辜负老班长的嘱托,一直用到 1956 年上级规定统一启用新的行军锅,才把它送进连史室,作为艰苦奋斗的见证物。 另外一个数米粒的故事,也在八连流传至今。公举东当班长的时候,他班里战士汪涛家庭条件非常好,从小养成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一次,汪涛把不合口饭菜往泔水桶里倒,无意间被他看见了。他并没有立即批判小汪,而是从炊事班称了一斤米,把全班战士叫到一起数米粒,9 个人用了 45 分钟数完了,数字一组一组加起来总共有 25155 粒。假如一个人一餐浪费一粒米,全国一个月浪费多少斤粮食!答案是 2146692 公斤。这么多米可以供十万多人吃一个月。这样一次简单的加法运算使汪涛和全班都受到了教育。 南泥湾精神 为了培育官兵艰苦奋斗作风,八连教育干部战士桌椅板凳坏了自己修,头发长了自己理,鞋子衣服破了自己补。于是,连队出现了木工箱、理发箱、修鞋箱。 八连人说:“国家是自己的,自己是国家的,要尽量让国家对自己的负担小一点,让自己对国家的贡献大一点”,“共产主义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大家艰苦劳动来制造,要靠每人一点一滴来积累。”五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利用执勤训练间隙,步行几十里到市郊开荒种菜,努力为国家减轻负担。 八连同志去郊外开荒生产,自己动手,克服困难。战士顾永良连续 32 个星期天中,有 28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