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VIP免费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1页
1/5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2页
2/5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元散曲的有关常识。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3、培育学生初步具有制造能力和赏析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制造的意境。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文化。2、培育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制造的意境。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初步具有制造能力和赏析诗歌的’能力。教法:朗读法、情境设置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朗读法、评价法、比较阅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具:多媒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画面)一幅清秋图,一曲晚秋月,一阕清秋词把我们带进万里清秋。请同学们带感情的赏读诗句:(多媒体)读得好,读出了秋天的灵动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想到的同学请告诉我(丰收、萧条、凄凉等)。正所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简单介绍文体常识)一、朗读:1、听朗读,注意节奏和情感。2、同学们听的很仔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试读这首小令。3、全体齐读。4、指导朗读“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5、个别读,读出感情。6、师范读。三、赏析:1、找诗眼。一曲小令,一缕情思。你认为《天净沙·秋思》中哪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思?(断肠)同学们理解“断肠”是什么意思吗?(师:讲故事让学生理解“断肠”的含义:悲伤痛苦到极点。)2、析景物。同学们,读完了这首诗歌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用一个词概括。(凄凉,萧瑟、悲伤、忧伤等)请你把忧伤的情调读一读。(他读得如何?是否读出了你的感受?)读着读着这秋意就出来了。可是这首曲子当中并没有悲凉、哀伤、伤感的字样啊,你是从哪里读到的呢?(1)赏析哀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以哀景衬哀情)秋景可以入画,可以行文的有很多,诸如香山的红叶黄山的秋日、中秋的明月、长江的渔家唱晚。为何马致远弃而不用,偏偏独取“枯藤、老树、昏鸦”呢?平常生活中“藤、树、乌鸦”都是些很普通的景物,假如在你快乐的时候,你会在这些词前面加上“枯、老、昏”这些形容词呢?能举例子吗?心情愉快时:藤、树、鸦?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心情愉快时:藤、树、鸦?(2)赏析乐景: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哀情),(读时欢快中流露一些哀伤。)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结:反衬手法。(3)入情入境朗读。3、绘画面。在夕阳的余晖里,在萧瑟的秋风中,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这些文字幻化成一幅幅图像,然后再用语言把这些图像描绘出来。4、练背诵。通过我们的想和说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的情境中去,不知道大家是否体会到了马致远创作这首小令的感情呢?(1)个人读。(2)竞赛读。(3)全班背诵。5、说特色。1、大家深情地朗读把老师也带进了那种意境当中去,可见大家已经领悟了这首小令的妙处。那么它妙在什么地方呢?请大家用:它妙就妙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多媒体)2、前人的评价:誉为元“秋思之祖”。——周德清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结:一首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的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凄苦,咏之而更感其心。四、拓展延伸,对比赏析:1、《秋词》刘禹锡2、《天净沙·秋》白朴3、《天净沙·湖上送别》张可久五、结语、作业。马致远用诗歌来表达感情,歌手满文军用歌声来倾诉思念,在这动听的歌声里,同学们,你们可曾有过同样的思念或思绪呢?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情呢?用诗、用歌、还是用画?拿起你手中的笔来完成今日的作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