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性考试生物试卷(平行班)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2.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3.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C.H2CO3分解成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6.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7.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用心爱心专心18.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B.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9.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10.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用心爱心专心2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11.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增加、增加、减少、不变B.减少、减少、增加、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12.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毒素是抗体B.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C.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13.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过敏反应C.记忆淋巴细胞D.免疫反应14.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A.aB.bC.cD.d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16.下图中甲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乙、丙、丁三图所示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右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B.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17.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中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