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上的标签教学目标:、1、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2、明确为什么以“标签”为题。3、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4、学习李比希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大家心里就会产生疑问:标签为什么在床头上呢?标签上写的是什么呢?商品名称?价格?课文以此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我告诉大家,标签上标的不是商品名称,也不是商品的价格,而是一篇有关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文章,在我们找出答案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位科学家的相关资料。预习检测:教授摩擦盲目发愤武断严谨溶液遗憾沉淀搅拌懊悔莫及引以为戒吹灰之力小资料李比希:德国著名化学家。叶永烈:我国著名科普作家。《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读一读本文写了李比希的哪几件事?两件。一件是失败的事:李比希凭空自造理论,对科学不严谨、不认真而失败的事;另一件是成功的事:李比希通过认真地研究、思考与动手实践,找出提高颜料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而成功的事。说一说李比希因为什么事而“懊悔莫及”?为什么?是他看到一篇论文中介绍发现了新元素后因为在几年前他就发现了这种“褐色的液体”,但是,由于他的主观判断,没有继续坚持科学研究实验,于是与这个新元素失之交臂。读一读之后,李比希做了什么事?是怎么从事研究工作的?在书上画画说一说床头上的标签有什么含义?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李比希用“床头上的标签”来提醒自己:对待科学要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文中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和成功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总结:同学们,李比希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他在科学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在发现“溴”元素这个问题上却违背了科学精神,吃了亏。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李比希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分析那瓶褐色的液体,那么发现“溴”元素的就不会是法国青年波拉德,而是李比希。这样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与李比希失之交臂,他怎么能不懊悔呢?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的是求真务实、一丝不苟,需要的是严谨认真,持之以恒,需要的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对待科学的精神!测一测: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严谨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坚持是事业成功的条件。没有“严谨”和“坚持”,成功的大门不会向你敞开。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同学们,让我们学会“严谨”和“坚持”,让它们伴随我们一起成长,走向成功!练一练失败乃成功之母。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