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2VIP免费

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2_第1页
1/1
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二)摘录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自己的意愿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趣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二理由。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这几本书,也未必去温习,何况在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如同、柏林大学包尔孙先生说:“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德国学术发达,大半靠着这教学相长的精神。因为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因为教法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快事体。因为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孔子说:“学不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是过来人阅历之谈。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葫芦我却觉得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一。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总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了这样的联络,然后先生学生都能自得自动,都有机会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