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课标要求: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隋朝建立与南北统一的基础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了解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重要制度;能够结合地图上指出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并理解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结合教师讲述与文字史料、地图、图表等各种材料,体验历史探究的过程,尝试客观、全面地分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尝试客观、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过程,体验“读史使人明智”,增强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科举制、大运河的开通教学难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进行评价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这里有一段文字描述,请大家猜一猜它说的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个朝代呢?“这是一个富强文明的王朝,它的仓库里堆着五六十年都吃不完的粮食……这又是一个暴虐短命的王朝,它的皇帝修长城、建东都、开运河、游江南,搞得国无宁日、民无宁时,仅仅三十八年就二世而亡。”正确答案应该是隋朝。为什么刚才有同学会误认为是秦朝呢?因为这两个朝代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秦朝的历史我们已经在前面进行了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隋朝的历史。A:秦朝B:隋朝设疑激趣出示课题第17课隋朝的统一一、隋朝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在开始学习每一个朝代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先明确这个朝代一些基本情况,即: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下面同学阅读教材第84页,找到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能会注意到,杨坚的身份是“北周外戚”。让我们回忆上单元所学内容,北周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个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它们后来又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北周大将杨坚在灭北齐的过程中曾立有军功,他的女儿则是北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宣帝去世,年仅7岁的静帝即位,皇帝年幼,作为外祖父的杨坚辅佐朝政。第二年位高权重的杨坚就迫使他的外孙把皇帝之位禅让给了自己。于是隋朝建立。为什么建国号为“隋”呢?大家看注释部分,就明白了。是啊,哪个皇帝愿意让运气走了呢?有点迷信的心理,但也反映了美好的愿望。2.隋朝统一南北建立了隋朝的杨坚这时其实只统治着中国的半壁江山,因为还有与他对峙的南朝的陈。经过充分的准备与筹划,589年隋朝50万大军分8个方向越过长江,一举消灭了陈,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南北。此时让我们再来回忆上一单元所学,古代中建立时间:581年都城:长安建立者:杨坚读:随隋计算生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以朝代建立、发展、灭亡的思路明确基本史实激趣感受分裂时间之长在老师情景铺垫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国在这时分裂是时间已经太长了,在南北朝之前还有三国、两晋时期,如果西晋的短暂统一我们忽略不计,从三国时魏的建立220年算起,到隋朝统一589年,中国已经分裂了369年的时间。在这300多年的时间里,朝上看多少王权更替,向下看则是百姓经历了多少战争袭扰、离乡背井、家破人亡。此时隋文帝杨坚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你认为会对当时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同学们的发言都很好,几乎跟历史学家的见解是一样的。“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历史学家范文澜同学们阅读教材84-85页,请概况一下隋朝的繁荣从行业来说,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各有什么具体表现?隋朝政府在各地修建了许多粮仓,东都洛阳附近有回洛仓、洛口仓,另外还有广通仓、黎阳仓等。各粮仓存储粮食都在百万石以上,而最大的洛口仓,教材上提到,内筑3000个仓窖,每窖可储藏粮食8000石,共计2400万石。1石相当于今天的120斤,折算一下,洛口仓储粮多达28亿斤。可见一开始时说到的它的仓库里堆着五六十年都吃不完的粮食真的不是虚言啊。这也印证了同学农业:耕地面积扩大,有很多粮仓。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业。行业概括,清晰思路以开国者的功绩为线索,合理过渡们和历史学家的分析是正确的。即统一安定的局面,使社会经济得到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