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马坪镇中心小学程忠菊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巩固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初步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重点:巩固识字、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等。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出示葡萄架)师:大家看,高高的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就在这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酸的和甜的》!二、初读感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一看你们还能不能准确地认出它们。(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强调平舌音、后鼻音要读准)(2)出示字卡,指名认读并说说识字方法。(3)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强调轻声)2、小朋友们的记忆力可真好!下面老师要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考一考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句子)来,同桌之间比赛读一读这几个句子。(1)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2)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3)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三、精读悟情1、过渡:句子读好了,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来,愿意读的小朋友大胆地走到前面来,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棒的那一段读给大家听。(下面的小朋友要认真听,当你觉得有意见的时候,可以举起小手帮助他们;当你认为他们读得很棒的时候,可以向他们竖起大拇指。)2、看到台上的小朋友读得这么好,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可是读的时候老师还有两个小小的问题(出示问题):一边读一边想,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你认为谁的做法是对的?3、全班交流:(1)图片出示小动物。(2)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出示句子)师述: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出示课件)看“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理解“迫不及待”,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小猴子来不及等待的着急心情)过渡:看到小猴子就要把葡萄吃进嘴里,小兔子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体会兔子阻止小猴子的着急心情。(3)小猴子相信小兔子的话吗?(师生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的对话)显然,小猴子并不相信小兔子的话,那他又是怎么做的?(4)(出示句子)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想象“大口大口”吃葡萄的样子,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再有感情地读一读。(5)(出示句子)小松鼠和小兔子见他吃的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味道怎么样?(指导读好“啊!真甜。”)(6)(出示句子)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7)吃着甜甜的葡萄,小松鼠和小兔子却皱起了眉头,他们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呢?(出示句子)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8)小朋友们,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松鼠和小兔子想想原因吗?学生交流,汇报。(9)教师小结(板书):狐狸吃不着葡萄,也不想别人吃到,就故意说葡萄是酸的。小松鼠和小兔子听狐狸说这葡萄是酸的,就轻易地相信了狐狸的话,差一点儿就错过了一顿美餐。最后,小猴子大胆地品尝了葡萄的味道,却发现这架上的葡萄特别甜。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做事情也要像小猴子一样敢于亲自尝试。四、拓展延伸这节课,小朋友明白了“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下节课我们还要练习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先试着演一演,尝试一下自己适合演哪一个角色,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