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状况,从而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掌握十月革命的过程及其胜利后采取的措施,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最基本保证。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探究一: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发生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却发生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俄国。为什么?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材料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①俄国是的国家落后帝国主义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1、客观条件:①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材料2: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②加剧了社会矛盾一战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枝。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首都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危机四伏。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1、客观条件:①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②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材料3: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材料4: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还有,俄国的农民深受压迫,较容易结成工农联盟。①俄国无产阶级较强②的正确领导③广大成为革命同盟军革命性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农民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1、客观条件:①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②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2、主观条件:①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较强②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广大工人、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二、十月革命的进程二、十月革命的进程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4月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3.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政权完全转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攻占冬宫冬宫(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现在阿芙乐尔号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舰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为海军博物馆供游客参观。4.十月革命•1)时间•2)地点•3)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4)革命主要参加者•5)革命最主要特征•6)革命任务•7)性质•8)结果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圣彼得堡)冬宫布尔什维克党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两个政权并存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①二月革命:②《四月提纲》③七月事件:④十月革命:二、十月革命的进程二、十月革命的进程1.夺取政权探究二:二月革命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