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形成和排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正确区分排泄和排遗。2.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4.明白排尿的意义。5.通过对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分析比较,教会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二、教学重点尿的形成过程。三、教学难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四、教学方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课件。2.学生准备:(1)收集有关泌尿系统疾病的病例及相关尿液化验单。(2)阅读课本84页“血液透析和肾移植”资料。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人体生命活动需要不断从外界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分解,产物是什么呢?学生: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学生:还会释放出能量。教师:人体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会产生尿素、尿酸等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否则就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废物是怎样排出的吗?学生甲:可以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学生乙:可以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学生丙:可以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老师:你知道这些途径排出的物质中含有哪些成分吗?学生:呼吸系统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还含有一些水分。学生乙:汗液中有水、无机盐,还有尿素。学生丙:尿的主要成分也主要是水、无机盐和尿素。教师: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以及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学生:老师,人体内还会产生粪便,它的排出是不是排泄呢?教师:粪便的形成与我们刚才谈到的这些物质不一样,它是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的排出不是排泄,我们叫做排遗。教师:尽管呼吸系统和皮肤可以排出一部分废物,但是人体内的绝大部分废物是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尿的形成与排出。[讲授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课件:泌尿系统的组成,提问: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学生:观察课件回答: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可以输送尿液,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教师:尿是在哪儿形成的?有哪些血管与这个器官相连?学生:尿是在肾脏中形成的,肾动脉和肾静脉与它相连。教师: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你能做出你的推测吗?学生:有关系,是血液循环把废物运输到肾脏,而肾脏则把这些废物转化成尿液。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那么肾脏是怎样把废物转化成尿液的呢?我们知道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那么与肾脏形成尿液这种功能相适应,它有什么样的结构呢?教师:出示动态的从肾剖面到肾单位的放大课件,请大家观察肾脏的结构,肾脏可分为哪些部分?学生:肾脏可分为三部分:外层颜色较深的部分叫做皮质;里面颜色较浅的部分叫做髓质;与输尿管相连的漏斗状的部分叫做肾盂。教师: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请大家仔细观看课件,肾单位有哪些部分构成?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回答: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教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连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简单叙述一下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路线吗?学生: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经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流入肾静脉。教师:非常正确,请大家继续思考: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思考。教师: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本82页的数据资料:这是一个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