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2、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3、培养学生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穿越时空隧道为纽带,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再通过动手操作,换位思考,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分组对比回答、讨论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通过论从史出,让学生轻松理解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开心辞典”猜谜语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带问题研读课文)(-)北方的统一(板书)1、(课件动态展示)(1)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再次统一了黄河流域?(2)什么政权统一了北方?(3)北方重新统一的时间是:(4)北方的重新统一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的影响?(二)孝文帝迁都(板书)1、活动:(1)小小辩论会(多媒体)辩题:要不要迁都?反方:保守贵族们会怎么想?(从保守者的角度)正方:北魏孝文帝会怎么想?(从改革者的角度)(友情提示: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生活习俗、最终目的等方面分析)(2)先后出示平城和洛阳的城市资料(多媒体)(三)孝文帝改革(板书)1、改革的措施(学生自学教材后,多媒体依次显示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的资料,要求学生回答具体是哪项措施)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通过动手缩句游戏,教给学生理解记忆的方法)2、改革的影响(学生自学回答):活动探究:孝文帝对于北方汉族来说是一个征服者,他为什么不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原汉族地区,却要向汉族学习,实施汉化政策呢?(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后,作引导)总结(多媒体)1、孝文帝受汉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2、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终失败的教训;3、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客观上讲是顺应时势。(四)北朝的更替(板书)(多媒体展示)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出现了几十年短暂繁荣的局面。后来,北魏分裂。具体分裂情况如何呢?(课件展示北朝更替示意图)三、现学现用(多媒体)【板书设计】民族1、北方的统一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原因2、孝文帝迁都影响措施3、孝文帝改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