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凡卡(1886年)十九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里,九岁的凡卡进入莫斯科大城市给鞋匠阿里亚希涅做学徒,受尽打骂,挨饿挨冻的悲惨生活。写作背景:慈悲:慈善和怜悯。撇嘴:课文指凡卡心中难受,要哭的动作和表情。欺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例:他经常欺负低年级的同学。)捉弄:对人开玩笑,使人为难。打发:派(出去),让他离开。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1.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体会到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2.给课文分段,可按“写信前——写信——写信后”分三段。读写信的部分,思考:1.凡卡在给爷爷写信中写了哪些内容?2.根据信的内容说说凡卡受了哪些苦?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凡卡学徒艰苦难熬?(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挨饿:吃的“简直没有”菜、茶,“只有老板才大吃大喝”;挨冻:,而且睡不好,他“睡在过道里”,“小崽子一哭”就“只好摇那个摇篮”。)凡卡给爷爷写信时的心情怎样?是怎样变化的?1.读课文,找出描写凡卡心情的词句。2.理解重点句子。学习凡卡联想部分:1.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想起这些?凡卡写信中,作者写了他三次“叹气”,让我们从中体会他的内心感情。1.写信前2.回忆家乡清静、优美、快活的冬夜与令人窒息的鞋铺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他又“叹了口气”3.凡卡请求爷爷再次“伤心地叹了口气”一、默读课文,回答问题。1、凡卡在给爷爷的信写了哪些内容?根据信的内容说说凡卡受了哪些苦?2、凡卡在写信的过程中想起了哪些事?他为什么会想起这些事?3、凡卡写的这些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二、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带点词语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并用自己的话说说。1、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2、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三、凡卡给爷爷写信,有一段回忆乡村夜晚的插叙。下面是对这段插叙作用的理解。在你认为正确的句子后面打“”1、表现凡卡在农村时的生活是十分幸福的。()2、表现凡卡想念爷爷和家乡,反衬出学徒生活的悲惨。()3、表现凡卡给爷爷写信时,心情十分高兴,所以有兴趣回忆乡村夜景。()四、课文第十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两处为什么都只有前引号而没有后引号?五、读读写写。凡卡爹捉弄慈悲撇嘴欺负钓竿蘸了蘸答:1凡卡想起爷爷是一个老爷家的守夜人以及农村冬夜的景色。说明凡卡想念爷爷、想念家乡。2凡卡回忆他和爷爷一起去砍圣诞树的情景。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痛苦。3答:凡卡的爷爷收不到信。因为凡卡写的信地址不清楚。2(1)答:表现了凡卡极度伤心、痛苦的内心活动。(2)答:说明凡卡急于想把信寄出去,好让爷爷快点来接他,快点摆脱苦海的内心活动。同学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