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学习目标1.掌握电阻定律,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2.理解电阻率的概念、意义及决定因素.思维启迪如图211所示,有时家中的白炽灯丝断了,恰好又无新的可换,轻轻摇动灯泡,断开的灯丝还会搭接上,将灯泡再接入电路中,会发现它比原来更亮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图211知识梳理一、电阻定律的实验探究1.实验方法(1)测金属丝直径.取一段紧密绕制的电炉丝,用刻度尺测出它的宽度,除以圈数,计算出电炉丝的.(2)测金属丝的长度l.把电炉丝拉直,用刻度尺量出其长度l.直径(3)测金属丝的电阻.按图212所示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测出电炉丝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炉丝的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多测几组数据,求出电阻R的值.图212平均2.实验探究(变量控制)按图212所示连接电路(1)在材料相同、粗细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2)在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3)对于同种导体,材料电阻率相同,对不同种导体,材料电阻率不同,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有关.正比反比材料二、电阻定律1.内容:均匀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2.公式:R=ρlS.3.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或浓度均匀的.正比反比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三、电阻率1.物理意义:电阻率ρ是反映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与导体的形状、大小,它的单位是,国际符号是.2.计算公式:ρ=RSl.属性无关欧姆·米Ω·m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而变化,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可用于制造电阻温度计);半导体和电介质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较大,常用于制作热敏电阻);有些合金如锰铜、康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4.超导现象: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的现象.增大减小温度变化突然减小到零【思考】一个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答案: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环境中的温度也能影响电阻.温度一定时,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的电阻跟它的电阻率和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对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和电介质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基础自测1.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D.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用它们制作标准电阻解析:电阻率越大的材料导电性能越差,A错;金属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对;温度降到临界温度时,导体的电阻消失,导体成为超导体,C对;标准电阻要求阻值稳定,D对.答案:A2.有Ⅰ、Ⅱ两根不同材料的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5,横截面积之比为S1∶S2=2∶3,电阻之比为R1∶R2=2∶5,外加电压之比为U1∶U2=1∶2,则它们的电阻率之比为()A.2∶3B.4∶3C.3∶4D.8∶3答案:B3.如图213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当端点Ⅰ、Ⅱ和Ⅲ、Ⅳ分别接入电路时,RⅠⅡ∶RⅢⅣ是()图213A.L1∶L2B.L2∶L1C.L21∶L22D.L22∶L21解析:令电阻板厚为d,当端点Ⅰ、Ⅱ接入电路时,导体的长为L2,横截面积为L1d,根据电阻定律RⅠⅡ=ρlS=ρL2L1d.同理,RⅢⅣ=ρL1L2d,所以RⅠⅡ∶RⅢⅣ=L22∶L21.答案:D4.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裸导线,若把它均匀拉长为原来的3倍,电阻变为原来的________倍.若将它截成等长的三段再绞合成一根,它的电阻变为原来的________(设拉长与绞合时温度不变).解析:金属原来的电阻为R=ρlS,拉长后长度变为3L,因体积V=SL不变,所以导线面积变为原来的1/3,即S/3,故拉长为原来的3倍后,电阻R′=ρ3LS/3=9ρLS=9R,同理,R″=ρL/33S=ρL9S=19R.答案:91/9电阻定律一、实验探究1.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UI,通过电压表测导线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