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第一单元教案单元学习目标:阅读目标:1.辨析词语在句中的含义,揣摩作者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和情感。2.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3.体会山水游记中写景与议论的表达作用。4.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加强顾问修养。写作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描绘景物的方法。2.学习通过具体景物的描摹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构思方法。3.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单元内容概说: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揣摩情景交融的手法,领悟文章的哲理性。四篇文章皆为山水游记。《小石城记》通过写小石诚山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观却埋没于荒僻之乡,引发对美的事物被压抑、遭遗弃的郁愤之情,并借以抒发贤才遭贬逐的天涯沦落之感《黄州快哉亭记》记述了建造亭子的有关问题,描绘了登临所见景色并由此引发感慨,抒发议论,认为士处于世应该心中坦然,并以此慰勉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被贬的人,反映出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道山亭记》具体描绘福州的山水之险、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的情形,形象地表现了福州特有的险恶地形,高度评价了程师孟的治郡业绩以及他的旷达脱俗。《百丈山记》描绘了百丈山的胜景,于描绘中寓赞美,也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审美观察力。1.小石城山记柳宗元【教学目标】1、感受小石城山的特点。2、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3、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教学重点】领悟作者身遭贬谪的愤懑之情及对个人信念的坚守之志。【教学难点】感受言志载道的风格与物我相融的意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形体孤独寂寞、性格清高孤傲的老渔翁的形象。老渔翁的形象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诗人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江雪》诗正是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在永州的十年,是柳宗元生平最为困厄,最为艰难,心情也最为孤独寂寞郁闷的十年,但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十年,却造就了一个古文大家的绝世风范,柳宗元的专心爱心用心1文学才华得到了强烈的激发,取得了整个一生中最光辉最杰出的成就。“永州八记”就作于永州。“永州八记”是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这些作品把一山、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摄入笔端。作者那生花妙笔使这些无情之物变得有性有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山水诗始于谢灵运,山水游记的散文应该说始于柳宗元。二、推进新课:1.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著有《河东先生集》2.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纠正读音。2)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3)请学生翻译句子:第一段: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象堡垒,有一个洞象门。②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③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④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关键词“类”、“数”、“施”。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象是人工特意布置的。第二段:①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关键词“以”、“夫”、“而”、“于。上帝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②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