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3-2-1-专题-12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师版)VIP免费

2012高中历史-3-2-1-专题-12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师版)_第1页
1/17
2012高中历史-3-2-1-专题-12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师版)_第2页
2/17
2012高中历史-3-2-1-专题-12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师版)_第3页
3/17
3-2-1精品系列历史2012版专题12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师版)【考点定位】(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突出考查中国的代以来服饰的变化、婚俗的变化。(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着重考查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的进步与成就。(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突出考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折射的社会生活变化,注意它们与相关时代背景的联系。【三年高考】一.201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不得而知;百姓衣食住行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2.(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表2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1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3.(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社会习俗的演变的复杂性。辛亥革命后,虽然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绝前清老爷、大人等有尊卑等级的称呼,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包括政府官员依然对旧的称呼习以为常,足见封建等级观念的顽固性,只有D项最符合题意。4.(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9)妇女与教育(12分)材料一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学校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学上海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材料二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答案】:2答案2: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倡导女权就是重要的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女子学校的兴办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这些学校致力于提高妇女的知识答案和参政意识,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对于这一新事物,也出现了异议,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体现了当时新旧教育理念的冲突。答案3:只能就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展开讨论。答案4:没有基于材料回答问题。【解析】:民国初年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的转型期,而女权的解放就这是一社会变迁的反映。按材料一,妇女不仅要求男女地位平等,掌握一定技能,更要求享有政治权利。而材料二的守旧言论正是社会转型时期新旧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3-2-1-专题-12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师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