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原因及影响(2010·海南单科)材料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而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议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命题分析】本题以“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议”的一则声明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当时人们对“冷战”的态度及“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利用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需要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归纳、提炼有效信息,注意要从冷战的负面影响方面考虑;第(2)题要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思考回答,如美苏两极格局的存在,美苏争霸的影响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被用于准备战争;阻碍经济和贸易发展;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受到破坏和威胁;维护殖民统治,破坏独立。(2)战后两极格局未被打破;美苏争霸;“冷战”思维占据主导地位。1.(2011·上海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美国以两大洋为屏障,不参与欧洲的争端,也不与欧洲结盟,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实力。材料二美国参议员范登堡曾经是孤立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在二战时期开始转变。1941年珍珠港事变次日,他投票赞成罗斯福对轴心国宣战。他曾说:“珍珠港结束了孤立主义。”1945年,他还发表了一篇讲话,强调美国要打破“沉默”,积极参与世界事务。材料三美国国务院欧洲事务司司长约翰·希克森在1947年说:“人们是否从华盛顿时代开始就一直认为联盟是万恶之源?我对此毫不在乎,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请回答:(1)美国外交政策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是和平时期,美国为什么还强调结成“军事同盟”?【解析】本题主要以二战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第(1)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一中“不参与欧洲的争端,也不与欧洲结盟”,反映了其孤立主义政策;材料二中“投票赞成罗斯福对轴心国宣战”,反映了美国积极参加二战的政策;材料三中“必须与西欧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反映了美国与西欧结成军事同盟对抗苏联的政策。第(2)、(3)题解题时要注意从美国国力的增强,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矛盾等角度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答案:(1)由推行孤立主义,不卷入国际事务到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再到二战后与西欧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反抗苏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2)①从根本上说,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想通过参与国际事务,获得世界霸权。②具体来说,二战中美国的自身利益受到法西斯国家的侵害和威胁,所以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参加二战。③二战后,苏联实力的壮大成为其称霸世界计划的最大障碍,战时美苏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3)与苏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全球战略矛盾对立,视苏联为其称霸世界计划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的冲突等。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雅尔塔体系)实际上是两类不同国家既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确立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主观意志,又要维护战后合作的共同愿望的矛盾的反映,是妥协和折衷的产物。它确立了苏联和西方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张盛发《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材料二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