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社会历史的主体1.知识目标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1.注重相关知识的联系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如资产阶级革命中,广大手工业者作为主力军的作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来领会教材知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坚定自己的群众观点。2.结合实例法结合近年来我国政府关注民生的一系列做法,理解政府做法的哲学依据。政府近年来关注民生的措施是很多的,如最近的稳定物价、财政增加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等都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物质财富社会变革根本利益解放负责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到群众中去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的作用具体阐释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①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②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1.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3.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4.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1.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社会规律的创造者③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①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可见②说法错误。故选C。2.“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的非零实数,一加到零前,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这种观点()[答案]B[解析]题干的主旨很明确,即否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可见只有B项符合题意。A.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D.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1)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3.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1)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2)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知识纵连横比【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