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精品系列历史2012版专题20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学生版)【考点定位】(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着重考查“师夷长技”思想(林则徐、魏源、徐继畬、姚莹的贡献)和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贡献)。(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概况、主要内容和意义。(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考查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概况、“问题与主义”之争。【三年高考】一.201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1.(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⑦2.(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3.(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1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天演论》《原富》《法意》《群己权界论》……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6.(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A.宗教文化B.科学技术C.社会理论D.文学艺术7.(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表2时间主要活动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在“建成”“扬威”舰实习1877年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1879年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1890年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材料二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严复《原强》(1895年)2(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8.(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2)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萧公权《问学谏往录》材料二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