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我有一个梦想学习导言本专题通过伟人的语言传达他们的伟大的思想及闪现在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有孔孟的经世济民思想,有对马克思的悼念,有对革命烈士的赞颂,也有呼唤自由的赞歌。本专题五篇文章涉及古今中外,他们的国度不同,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却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即追求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世界。《季氏将伐颛臾》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孔子对冉有、子路支持季氏攻打颛臾的做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作者观点鲜明,情绪慷慨激昂,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礼”的政治主张及“当仁不让”的精神。《寡人之于国也》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充分体现了孟子“仁政”“民本”的治国理想。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非我也,兵也”等语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而深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著名演讲。恩格斯对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做出了精要的总结,并予以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挚友的沉痛悼念。文章以“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作结,既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崇高敬意,也在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继续奋斗,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进。《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思维逻辑严密、感情充沛、语言优美、铿锵有力、极富感召力和激情的演说。作者在演讲中强烈抗议黑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平等待遇,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中去,为黑人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是一篇借烈士的鲜血激励士气、鼓舞人心的战斗檄文。文章无论是写辛亥广州起义,还是写烈士墓碑的修建以及论述撰序的目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逝者”的深情,而叙事、议论、抒情,又都以“勖国人”为目的。板块一经世济民主题导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邦济世、经世济民是儒家的终极梦想。心忧天下的高尚情怀,经世济民的卓越思想,仍在继续影响着人们不懈地追求灿烂的政治文明。在对历史的回眸中,让我们品读儒家经典,触摸儒家思想——感受温文尔雅的孔子在面对大是大非时的政治清醒与凛然正气,体会孟子在阐述政治理想时的纵横捭阖与酣畅淋漓;学习先哲们睿智机敏、酣畅淋漓的辩驳手法,接受儒家“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思想熏陶。第1课时季氏将伐颛臾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社稷()颛()臾()相国()椟()柙()虎兕()答案:jì,zhuān,yú,xiànɡ,dú,xiá,sì,jì。2.辨音互相()龟玉()丞相()龟兹()答案:xiānɡ,xiànɡ;ɡuī,qiū。3.辨形昵(xiá)游(yì)木(xiá)干(ɡē)买还珠(dú)祸起墙(xiāo)狗大开(dòu)笙(xiāo)长篇累(dú)呼(xiào)武(dú)初生牛(dú)答案:狎,柙;弋,戈;萧,箫,啸;椟,渎,窦,牍,黩,犊。【词语积累】1.词语释义既来之,则安之:原指既然已经使他来了,就要让他安下心来。现在多用以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分崩离析:原为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祸起萧墙: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2.词义辨析含糊其辞闪烁其辞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区别是:前者强调说得含混不清,后者重在说明说话者遮遮掩掩、躲躲闪闪。风平浪静一帆风顺都有“没有艰险、平安无事”的意思,有时可以相通。区别是:“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偏重在“平静,没有艰险,没有斗争”;“一帆风顺”指行船顺利,偏重在“顺利,没有阻碍,没有挫折”。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都有“动荡不稳,飘摇欲垮”的意思,都可用来比喻一个政权机构、社会不稳定的势态。区别是:“风雨飘摇”重在“风雨”,强调处境的险恶;“摇摇欲坠”重在“欲坠”,强调前景危险。【文言整理】1.通假字是谁之过与?答案:“与”通“欤”,语气词。2.古今异义①有国有家者古义:②陈力就列古义:今义:站在队列之中。③不能者止古义:。今义:办不到。④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义:。今义:有事情。⑤修文德以来之古义:。今义: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答案:①国,诸侯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