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文言虚词若(1)<代>你;你们;你(们)的。《鸿门宴》:“~入前为寿。”者)(2)<助>用在疑问句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鸿门宴》:“客何为~?”所<助>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被动句式。《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虏。因(1)<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2)<副>就;于是。《鸿门宴》:“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乎(1)<助>语气词。⒈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鸿门宴》:“壮士,能复饮~-”(2)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为(1)<动词>以为;认为。《鸿门宴》:“窃~大王不取也。”(2)<动词>对待。《鸿门宴》:“君王~人不忍。”(3)<动词>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相。”(4)<动词>是。《鸿门宴》:“如今人方~刀俎,我~鱼肉。”且<副>尚;尚且。《鸿门宴》:“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与<动词>给予。《鸿门宴》:“则~一生彘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