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64(人民版必修1)VIP免费

2012高中历史-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64(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1/2
2012高中历史-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64(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2
用心爱心专心教材分析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通过思想文化方面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方面的“推恩令”和设置司隶校尉、刺史及建立中朝等措施,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学情分析学生们对秦始皇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史实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学习本课的有关概念已不陌生。但七年级学生对于政治制度理论兴趣不大,应将枯燥的内容用庸俗易懂的方式和多种形式的途径讲清楚。检测预习导学效果(要点)1、西汉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来的?概述它的含义和作用。3、汉武帝是怎样消弱封国实力的?4、汉武帝是怎样强化监察制度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并分析其影响。思考“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大汉天子》这部电视剧吗?它讲述的是哪位皇帝的故事?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生看书,思考下面的问题:西汉政权的建立概况(时间、任务、都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主张是谁提出来的?是什么意思?这一主张的实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师可适当解释何为“大一统”。教师可补充介绍董仲舒的儒学实际上掺杂了一些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二、消弱封国实力课件展示阅读提示:汉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结果如何?“推恩令”的主张是谁提出来的?“推恩令”巧妙在哪里?教师可适当介绍“七国之乱”,并点名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为汉武帝的消弱封国实力奠定了基础。教师简单介绍附益之法。三、强化监察制度学生看书,思考下面的问题:汉武帝是怎样强化监察制度的?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责分别是什么?教师适当补充介绍“州”的演变情况。教师介绍汉武帝设立中朝制度制约丞相的概况。生回答汉武帝。学生看书,分小组派代表回答。学生看书后回答。可由学生进行哑剧表演,主父偃向汉武帝献策,作神秘附耳状。学生看书后回答。可由学生表演历史剧:请两位学生上台(一为司隶校尉,一人为刺史),上台作工作汇报延伸拓展如何正确评价秦皇汉武.检测小结1、公元前202年,___称帝,建立汉朝,定都,历史上称为。2、儒家代表人物___建议汉武帝推行“”的政策。3、为削弱分封诸侯王的势力,汉武帝采纳大臣___的建议,颁布“__”,消除了他们对皇权构成的威胁。预习导学1秦汉王朝对匈奴合战的史实以及影响。2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及影响。3丝绸之路的路线和历史作用。课后反思1用心爱心专心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64(人民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