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年级:高一年级教材版本:北京师范大学教学章节:必修4第三章2.2云南大理之行授课教师:高文进工作电话:13977443856工作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岑溪第一中学人生格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年级:高一年级教材版本:北京师范大学教学章节:必修4第三章2.2学习目标一.掌握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的推导过程.二.能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计算等.三.熟悉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的灵活运用导学问题1你能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得到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吗?答:用-β代换β,即可得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归纳1: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简记符号:Cα-β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记忆口决:“余余正正,符号相反”.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α+β导学问题2:你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和诱导公式得到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吗?答:sin(α+β)=cosπ2-α+β=cosπ2-α-β=cosπ2-αcosβ+sinπ2-αsinβ=sinαcosβ+cosαsinβ.导学问题3:你能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得到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吗?答:用-β代换β,即可得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归纳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简记符号:sα-β,sα+β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记忆口决:“正余余正,符号相同”.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题型一给角求值例1不查表求COS75〫,COS15〫的值。解本题时运用和角、差角的技巧,以达到特殊角的和差的目的,然后选择公式,从而使问题得解.方法归纳1课堂练习1求下列各式的值。o105cos)1()1225cos()2(课堂练习1求下列各式的值。o105cos)1()1225cos()2()4560cos(105cos1ooo)解:(oooo45sin60sin45cos60cos22232221462课堂练习11225cos)1225cos(2)解:(12cos)43cos(4sin3sin4cos3cos462题型二给值求值,2,54sin.2已知例的值。求)cos(),cos(23,,135cos假如我只将问题变形为:的值。求)4cos(),3cos(,2,54sin.2已知例23,,135cos我们又该如何解题呢?假如我只将条件变形为:4,0,135)43sin(.2已知例43,4,53)4cos(的值。求)cos(),cos(我们又该如何解题呢?温馨提示:同学们试找一找已知角与待求角之间的关系:比如)()4()43()(2)4()43(给值求值问题中,关键是寻求“已知角”与“待求角”之间的关系,再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进行求解。(1)给值求值问题,解题时要注意角的范围。(2)当“已知角”有两个时,“待求角”一般表示为两个“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形式.(3)当“已知角”有一个时,此时应着眼于“待求角”与“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关系,然后应用诱导公式把“所求角”变成“已知角”.方法归纳2课堂练习2,2,43sin已知的值。求)3cos(),4sin(题型三综合题xxxfcos3sin)(.3求例的最大值和周期。方法归纳3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性质,而化简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一看角,二看名,三看式子的原则。看角:尽量向同角转化;看名:向同名函数转化。看式子:正用、逆用、变形用三角函数公式。课堂练习3xxxfcossin)(求的最小值和周期。课后作业2019年6月课本:第123页A组3、4、5题谢谢指导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