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一章细胞的物质交换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胞膜的结构1.细胞膜结构的认识过程(1)1895年欧瓦顿发现,①________物质比非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中。(2)1917年朗姆瓦发现磷脂分子在水面上排成了单层,而且其磷脂基团的②________浸入水中。(3)1925年荷兰科学家高特和格伦德把红细胞膜中的磷脂抽提出来发现在水面上排成单层后面积恰好等于红细胞表面积的③_________。(4)1972年辛格提出④________模型。2.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1)成分:细胞膜主要由⑤________和蛋白质组成。脂质是细胞膜中的基本成分,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为⑥________分子。(2)基本骨架:磷脂分子以疏水尾部相对,亲水头部朝向两侧,构成了⑦________,以此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3)蛋白质:⑧________、镶嵌或⑨________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蛋白质分子还与糖结合成⑩________。它们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执行者,有的作为________负责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有的和_______结合进行信息传导。(4)细胞膜具有一定的________。1.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有哪些?2.细胞表面的糖被有何重要功能?3.生长在水底淤泥中的莲藕“出污泥而不染”,它能从水和淤泥中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而莲藕不需要的物质却不会轻易进入莲藕细胞。你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吗?思考探讨提示:1.C、H、O、N、P。2.①保护和润滑作用,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②识别作用,如动物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又称受体蛋白)。3.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细胞不需要的不允许进去,而细胞内有用的也不允许出来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利用电子显微镜对细胞膜进行观察,可看到如下图结构。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1)磷脂分子“”状态:双分子层排列构成膜的基本骨架,亲水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作用:脂质、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膜(2)蛋白质①位置:覆盖;镶嵌;贯穿。②种类③载体具有专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3)糖类①与某些蛋白质构成糖蛋白。②糖蛋白有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等作用。2.细胞膜的功能(1)屏障作用:保护细胞不受外来物质的干扰和有害物质的侵袭。(2)控制细胞的物质交换①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时,将需要的营养物质运入细胞,将代谢废物排出去。②能将生物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运入,阻止不需要的物质进入,即具有选择性。③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性运输与其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3)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①细胞膜在细胞间联系中负责信息的接收和传递。②“细胞识别”是指一种生物的细胞对同种或另一种生物的细胞认识与鉴别。如白细胞能吞噬细菌,却不吞噬自身正常细胞。(1)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相对活动较旺盛的膜,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因为膜的功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来承担。(2)通过糖蛋白的位置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2008年高考山东卷)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必修一第二章三大物质鉴定,较易。“用非酶法处理”,给出信息:不考虑外加物质(蛋白质)影响;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检测蛋白质,斐林(或班氏)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糖选出糖蛋白。【答案】C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密切联系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D.构成细胞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解析】此题综合考查生物体内生物膜的成分、结构及其联系。细胞内不同的生物膜可通过内质网膜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内膜系统。各种膜结构均以蛋白质、磷脂分子为主要组成成分,而且膜中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从而决定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