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双百”方针和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需要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提出:1956年,_______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毛泽东3.含义(1)“百花齐放”:_________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艺术问题学术问题(2)“百家争鸣”:_________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4.成就(1)学术领域: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会议的成功召开。老舍(2)文学艺术领域:______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5.曲折的年代(1)原因: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___________”的到来,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化大革命(2)结果:文艺和科学研究遭受很大挫折。6.文艺的春天社会主义(1)原因:“文革”结束后,党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__________服务,并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2)表现:文学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反思文伤痕文学学”“___________”;学术讨论空前热烈。(3)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二、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人民教育的奠基(1)措施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人民教育,确立教育要为__________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建设②教育方针: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定了__________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全日制③教育制度:建立________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2)成果国民教育文化大革命①形成比较完整的_________体系。②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动乱中的教育:“____________”开始后,正常的教育秩序被打乱,教育质量下降,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3.教育的复兴(1)背景:“文革”后,邓小平领导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______制度。高考(2)成就教育科教兴国现代化①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_____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实行“__________”发展战略。②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_______,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义务教育法③制定了《___________》,普及义务教育。自主权④在高等教育中建立学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______。⑤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________”计划;社会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_____工程”。211工程希望1.1956年春,毛泽东针对新的社会背景下的科学文化工作,提出的相关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实行“文化大革命”D.“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答案:A2.(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1956年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运动的推动B.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C.“双百”方针的实施D.“两个凡是”思想禁锢的打破答案:C3.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析:A项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B项体现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C项是建国初期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服务的;D项是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答案:B4.(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为提高公民素质而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建国初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D【典例1】(单选Ⅰ)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题目的时间要求,四个答案中只有B项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答案】B【配对练习1】(2010年1月新疆学业水平)20世纪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