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2010年是我国国民的“消费元年”,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充分享受生活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您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适度降低储蓄比率和提高消费比率,从而达到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目的。1.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完善,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这表明()①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降低了②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降低了③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④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更少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B2.辨析:物价越低,生活水平越高。提示:(1)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物价越低,生活水平越高。(2)物价持续下跌,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影响经济发展,最终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3.根据影响消费的因素,谈一谈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提示:(1)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2)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预期。(3)调节收入分配,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4)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5)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某天,小林穿了一件运动服,前面印有一个骷髅头和交叉的骨头的图案,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小林则说:“我穿这件衣服没有什么不好,很有个性,而且还是名牌呢。”1.小林的观点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要做理性的消费者,我们应该践行哪些原则?提示:(1)小林的观点体现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2)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2.辨析: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提示:攀比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应作辩证分析,我们不提倡盲目从众和过分标新立异。3.针对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追求名牌的风气和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的代名词,崇尚名牌合情合理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消费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A1.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认识如何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提高消费水平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②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③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2)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3)政府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求平衡,保持物价稳定。农民把草房改建成瓦房,又从瓦房搬进了楼房的现象是收入的因素还是物价的因素?提示:收入因素。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2.正确看待贷款消费(1)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社会信用制度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2)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服务,因为这些消费超出了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3)贷款消费无所谓好坏,应当因时、因人而异。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鼓励有经济能力的人贷款消费,则是利国利民之举。(4)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先买货,后付钱”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都是超前消费行为。提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就不是超前消费。2011中国中部家电博览会暨家电下乡品牌推广会于3月25日至27日在郑州召开。实施“家电下乡”,扩大内需,改善民生,要鼓励农民贷款消费。贷款消费优于其他消费方式吗?提示:贷款消费无所谓好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前国家鼓励贷款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不断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已经过时。提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消费观念,任何时候都应提倡,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也不过时。倡导绿色消费,发展低碳经济在“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启之年,9月16日,2010北京购物季暨第六届海淀品牌消费节举行盛大开幕式。公布设立9月16日为“海淀商业低碳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