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海南3)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C【解析】细胞板是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故A错误。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B错误。C项中,描述的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现象。两个中心粒复制是细胞分裂间期的特征,故D错误。2.(2009·上海18)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C【解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知,此时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相等,说明染色体未经过复制或者复制后的单体已经分离开来,再根据细胞膜开始缢缩特征,可以确定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2010·江苏28)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M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M期时长为1.9h。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____(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2.2(2)12→24→12(3)7.4(4)甲(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从中部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在中央形成细胞板【解析】本题借助细胞周期的DNA含量变化曲线考查细胞周期及分裂期特点,同时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1)根据题意S期细胞都被标记,洗脱放射性的胸苷后,S期的细胞经G2期变化后变为M期细胞,故最短时间为G2时期,即2.2h。(2)细胞间期细胞数目最多,因此从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即变为间期细胞,故经历的时间为分裂期即M期的时间。因染色体数只在分裂后期加倍,在形成子细胞时减半,故分裂期染色体数目变化为12→24→12。(3)加入过量胸苷后,只有处于S期的细胞被抑制;刚结束S期的细胞,又经过G2、M、G1期后,再次到达S期受到抑制所经历时间最长,经历时间为2.2+1.8+3.4=7.4h。其他各期细胞达到S期的时间均短于该时间,故加入胸苷7.4h后细胞都停留在S期。(4)由图可知,甲动物分裂期所占时间比例为1.8/(3.4+7.9+2.2+1.8)=1.8/15.3=11.8%;乙动物分裂期的比例是1.9/24=8%,观察染色体形态变化主要是观察分裂期的细胞,而分裂期细胞数目的多少与其所占细胞周期的时间的比例呈正相关,因此选甲动物作为观察材料。(5)洋葱根尖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有细胞壁,因此分裂末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部分;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1)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主要有两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二、细胞周期1.概念: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两个阶段。细胞周期所持续的时间,不同的细胞的细胞周期是不同的,但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2.细胞周期过程中重要的变化(1)分裂间期的主要变化:将携带遗传信息的染色质进行复制,包括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分裂间期变化的结果:DNA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