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11节牛顿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定律1.书本放在讲台上处于静止状态,怎样才能让它运动?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推车,怎样才能让它运动起来?3.行驶中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将作怎样的运动?请根据实际经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请根据实际经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经验结论经验结论】】1.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2.运动的物体失去了力的作用运动就不能继续下去。【【问题问题】】物体的运动真的需要用力来维持吗?物体的运动真的需要用力来维持吗?——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切运动物体终将归于静止。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说明说明】】科学来源于实际。科学来源于实际。在科学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常常从经验出发,经过简单思考来探究自然规律。这种经验结论是否科学、是否是真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因为事物事物的本质有时会被掩盖在表面现象中的本质有时会被掩盖在表面现象中。1.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0002000年前古希腊)年前古希腊)——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说明说明】】伽利略构想的理想实验(又称假想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把实验与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2.2.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的观点((1717世纪意大利)世纪意大利)——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4.4.牛顿的观点(牛顿的观点(16871687年英国)年英国)【【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⑴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⑵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正应为如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力与运动关系的几种看法:1.1.什么是惯性:什么是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就称为惯性。2.2.物体的惯性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物体的惯性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①运动形式②运动状态③受力情况④物体质量【【答案答案】】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④正确3.3.惯性的本质惯性的本质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惯性表现为改变其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关于惯性:【例【例11】】竖直向上托起的排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这是由于:A.排球受到向上的冲力的作用。B.排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排球具有惯性。D.排球不受阻力的作用。【【例例2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是:A.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B.运动越快,物体的惯性越大。C.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答案答案】】CC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答案答案】】DD【【例例33】】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理想实验是不科学的假想实验。B.理想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C.理想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D.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例例22】】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A.手的后方B.手的前方C.落在手中D.无法确定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小结:对小结:对力和运动关系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的发展历程的看法的发展历程年代年代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20002000年年前前古希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717世纪世纪意大利意大利伽利略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16871687年年英国英国牛顿牛顿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惯性)(惯性),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回答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不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