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题分解】中考复习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A.秦始皇、明太祖B.秦始皇、明成祖C.秦始皇、隋文帝D.隋文帝、雍正帝2.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是A、东南亚一带B、中国南部沿海地区C、印度半岛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3.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A.抗元的决心B.抗倭的决心C.抗清的决心D.收复台湾的决心4.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去夷洲B.鉴真东渡日本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5..下列中午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6.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东厂C.曾设军机处D.设立锦衣卫7.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人民反抗B.压制知识分子C.巩固封建统治D.统一思想8.清朝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书,忽见风吹书页翻动,猛然来了诗兴,吟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后来被官府捉拿斩首。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的A.闭关锁国政策B.大兴文字狱C.设军机处D.建立中央册封制度9..加强思想统治一直是我国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的一个重要内容,请列举秦朝、汉朝、明朝和清朝在这一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并分别指出其产生的影响。答案: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统治,但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对我国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3分)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3分)明朝: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了禁锢思想的作用,而它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则比坑儒更加恶劣。(2分)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分)10.郑成功曾有过这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这里的“贵国”指的是A、英国B、西班牙C、荷兰D、日本11.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A.沙俄侵略者B.荷兰侵略者C.法国侵略者D.英国侵略者12.清朝下列皇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叛乱和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1做出了杰出贡献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道光帝13.“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名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康熙帝D.左宗棠14.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A.左宗棠B.戚继光C.郑成功D.邓世昌15.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平定大小金川叛乱B.设置驻藏大臣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实行改土归流16.1727年清朝加强西藏地区管理的重大举措是A.反击沙俄侵略B.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C.设置驻藏大臣D.建立西藏民族自治区17.2009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授权发布《西藏民主改革50年》。早在清朝时设立的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A.驻藏大臣B.台湾府C.军机处D.伊犁将军18.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宣政院和驻藏大臣职责中的共同之处是A.管理西藏军事、行政事务B.管理全国佛教事务C.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D.管理西北地区军、政、外交事务19.改错题(本题有五处错误,请在错误处下方划横线并加以更正,只根据你所答的五个“更正”计分。共10分)38.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后来,其首领孝文帝实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朝和回纥的关系;辽宋夏金政权并立时期,阿保机、努尔哈赤、阿骨打等少数民族首领建立了本民族政权;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满族;清朝时,土尔扈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