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感悟记叙文中意象的魅力——从电影到写作【剧情介绍】剧情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代的狂潮正渐渐退去热度。在南方某个古朴的小镇,小女孩蒋晓兰和姥爷相依为命。晓兰的父母早年下放边疆,在学校她又因与“最大的阶级敌人”同姓而倍受欺负和排挤。破旧的小院是晓兰最为自由的天地,而家里的大衣柜则是她最后的避难之所。早年因战乱和疾病,姥爷几乎失去所有的亲人,因此这个调皮又善良的外孙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时光缓缓流逝,细雨绵绵的小镇永远带着化不开的愁绪,渴望成为体操冠军的晓兰一天天长大,而那个永远牵挂着她的姥爷却慢慢地老去……【手法品鉴】影片中有大量象征意义的物件和场景,既写实又写意,这些意象具有丰富、多元、深层的隐喻意义,对于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细节的描写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性和丰富性,那么意象的魅力在于增强了电影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示例】意象1:兰情节:一是本片的主人公名字叫小兰。二是贯穿全片的那盆兰花,姥爷自从蒋晓兰出生,就买了兰花培植。后来晓兰听大人说朱老总特别喜欢兰花,只要把家中的兰花养好,父母就有希望回来了。晓兰以为给兰花多补些营养会长的更好,就浇了不少麦乳精上去,结果兰花死了,姥爷也病倒了。三是小兰用墨水在墙壁上、天花板上画满了兰花。寓意:①用“兰”起名,希望女孩的生命如兰花般美丽。②兰花的花语是象征代表淡泊、高雅,象征人物的一种淡泊、高雅的精神内涵。③日夜浇灌的身影,折射出对亲人深深的牵挂、思念和爱。④兰花枯萎的枝叶,承载着对生命逝去的哀悼和父母归家无望的痛苦。【小练】请你从电影中梳理出有关以下意象的情节,并理解其蕴含的深意。意象2:伞情节:寓意:1反思感悟意象3:戒尺情节:寓意:意象4:口琴声情节:寓意:意象5:衣柜、梦境情节:寓意:其他意象:情节:寓意:【写作启示】电影与写作有相通之处,记叙文的写作可以从影视作品中获得滋养,借鉴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使我们较为独特的感知方式和审美眼光去发掘生活,使我们的灵性才情获得释放,而且可以极大地拓展自我体验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象积累,从而使我们笔下的记叙文显出美丽的姿态和耀眼的色彩。记叙文写作,可以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意象),寄寓作者深邃、抽象的思想,传递物象背后的情感信息。好的意象能有助于表达情感——或使情感含蓄深沉,或使感情得到升华;能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在的2反思感悟特征。余秋雨说他的写作,是“为情思寻找客观对应物,而这种客观对应物,大多是蕴含着精神潜流的感性生命体”。这个“蕴含着精神潜流的感性生命体”,就是我们要捕捉的“具有相通点的客观物象”,即让自己感触最深的、形象可感的、有着鲜活生命意义的意象。【练习】1、从下面两组材料中选择一个意象,绑定一个人物,口头表达你的创作设想。备选意象:蒲扇、火炉、风筝、老屋、核桃、扁担、木渡船、铁勺子、蒲公英、狗尾草、炕、琴、笔芯……备选人物: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哥哥、表姐、老师、同学、历史人物、当代名人、普通人……创作设想:2、将上述自己的口头创作完善成文。【影评荟萃】浓浓温情下的亲情洗礼唐海在那个青灰色的年代里,是什么温暖了空气。一些穿越时间与历史的断层仍历久弥新的情感如灼热的轮廓烙印在绵延的记忆游丝中。童年的记忆与幻想在历史的汽笛中被压低了声音。如若重新拾起,那亲情最绵软的介质细腻的穿越你我的眼睛拉扯着心底。《我们天上见》是导演蒋雯丽的自传式电影,全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细腻温软的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小女孩和姥爷相依为命的故事。以个体的成长记录了生命的传承以及时代的变迁与延伸。一、叙事表意下的人物建塑3反思感悟故事的讲述开始于绚丽的万花筒中,回忆的颜色也充满着抽象形式上的美感。导演蒋雯丽用平稳而又慵懒的自述启封了她滞留在情感深处的一段岁月。整部影片以一个小女孩的主观视角来看待成长,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事。仿佛与观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显得极为亲切自然,引导我们去听去感受关于导演自己身处的那个时代的童年与亲情的故事。在这种缓慢的极富生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