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和使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设备管理的内容、方法和使用、维护、保养要求。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管理及使用、维护,保养。2、职责2.1生产部根据产品工艺、技术改造更新需要,提出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2.2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归口管理。2.3车间及操作者负责设备的使用和日常保养。3、控制要求3.1设备管理3.1.1生产部根据产品工艺、技术改造更新需要,提出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技术参数,和主管领导会商后,提出购置计划报总经理审批,供应部按规定采购。3.1.2新设备到公司后,由生产部会同车间和供应等有关部门进行开箱验收,安装箱单逐项清点,附备件交车间保管,技术资料归档管理。设备管理员会同车间实施安装、调试,合格后移交车间投入使用。作好完好合格标识和做好记录。3.1.3设备管理员对所有设备进行编号、登记,造册,填写《生产设备台帐》记录、精度测试报告和设备档案,包括出厂原始资料、安装验收记录。检修记录、精度测试报告和设备事故报告单等,统一立卷归档。3.2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3.2.1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3.2.1.1操作工必须熟悉所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了解设备第1页共18页的维护保养要求,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3.2.1.2所有操作工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允许越岗操作,精机粗用,超负荷使用,不准任意拆除安全装置和零部件。3.2.2设备的维护保养3.2.2.1日常保养由操作者实施,进行运转,加油、润滑,使设备处于完好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报修。3.2.2.2一级保养设备一级保养,由操作者负责,设备员配合,使设备处于完好工作状态。3.2.2.3设备的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按《设备保养检查记录表》规定做好保养和记录。生产部负责设备保养工作的实施。3.3设备的检修生产部每年编制年度设备检修计划,记录应妥善保存。3.4设备事故发生设备事故后,应保持现场,由车间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生产部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并坚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3.5设备的报废设备在完全不能满足过程生产要求时,由车间提出,生产部组织评审、判定,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报废。一般应搬离现场,特殊情况可用“报废”标识标明。编制:审批:日期:第二篇:印刷部设备管理制度[推荐]印刷部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印刷部设备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使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设备长期安全平稳运转,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特制定本制度。二、设备管理网络:(一)、成立部门设备管理小组,组长:部长;副组长:第2页共18页设备分管副部长;组员:工段长、统计员、保管员。(二)、小组成员职责如下:1、组长。对部门的设备管理负总责。2、副组长。负责部门设备管理规定的具体实施。3、工段长。督促、检查、记录、考核设备操作员工对设备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4、统计员。根据生产情况统计设备月利用率、月完好率。5、保管员。设备配件、备件及润滑油的管理工作。三、设备资料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汇总、整理以下资料:1、设备管理档案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3、润滑卡片4、各机台维护保养规程5、日点检表、周保养表、加换油记录、设备维修单、事故报告等。四、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设备由部门定人定机操作,非经工段长允许不得串机使用。2、新上岗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培训,学习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维护保养知识等基本常识。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使用设备,严禁超负荷、超规定使用设备。4、开机生产中,岗位人员要加强责任心,严密观察机器运行状况,不得擅离机台。5、设备操作人员不准随意拆除安全装置及零部件,严禁拆用其他设备的配件。6、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岗位人员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第3页共18页7、长期不用的闲置设备,部门应向设备动力部做备案并在设备动力部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