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铁时代的调研报告内容摘要。**区人大常委会近期对“**如何应对高铁时代”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对****、**市等地高铁建设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对高铁对**的潜在影响分析,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抓住时间节点、提升枢纽能级、补足工业短板、做大旅游蛋糕、扮靓城市窗口、加强工作保障等应对高铁时代的对策建议。随着全国铁路运输方式的结构性调整、**高铁“三年会战”的推进和渝湘高铁**主城至**段即将开工建设,高铁离我们越来越近。为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推动**经济社会乘“高铁东风”快速发展,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组建调研组,通过对内与发改委、交委、旅游局等部门研讨交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对外赴XX省XX市和**省**、**市考察学习等方式,对“**如何应对高铁时代”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一、考察地的经验和教训总体看,高铁经济对大家都是一个陌生的课题,所到之地均未在高铁来临前做“未雨绸缪”式的准备,多是高铁到来后“见招拆招”式的应对。具体讲,三地分别处于高铁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市,仅有一条渝贵高铁,于20XX年1月建成投用,应对高铁时代挑战,很朦胧;XX市,沪昆高铁于20XX年12月建成投用,怀邵衡快铁、张吉怀高铁开工建设,应对高铁时代挑战,才起步;**,贵广高铁、贵阳枢纽白云至龙里北高铁联络线、沪昆高铁分别于20XX年、20XX年、20XX年建成投用,应对高铁时代挑战,较成熟。于**而言,就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复制,只能从它地的经验和教训中探索出一条应对之路。(一)经验全面贯通,突出重点,着力处理“外”与“内”的关系。XX市,一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在利用铁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外,根据功能布局按时序争取沪昆高铁、怀邵衡快铁、张吉怀高铁建设,促使铁路网由原来的“大”字第1页共9页型发展成现在的“米”字型,交通枢纽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一举成为国家定性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对内,围绕高铁站场布局高铁新城,以XX市“十三五规划”等法定形式,将34平方公里用地规模、34万人口规模、“一核三轴六组团”发展模式、“宜居、宜业、宜游”奋斗目标等定位明确下来,着力打造城市名片,展示对外开放形象。精准定位,优势互补,着力处理“长”与“短”的关系。**,自认为“进入总体适应阶段”。与高铁开通前比,该州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长,据了解主要得益于扬长补短,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扬长方面,依托地理优势、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收到了“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效果。特别是抓住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望远镜主体工程落户XX县区的机遇,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以点带面,让世界瞩目黔南。高铁就像传送带,为黔南送去了源源不断的游客,20XX年该州实现旅游收入855.23亿元,同比增长41.82%,跃居**全省第三。在补短方面,围绕产业转移承接,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多式联运、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吸引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生产要素向黔南集聚。据了解,这里以前大部分客商来自**和四川,高铁开通后,80%的客商来自广州和深圳。顺其自然,动中取静,着力处理“流”与“留”的关系。**市,坚持市场导向,力求从各种要素自由流动中,查找自身不足,寻觅发展机遇,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关于“流”,他们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考察组一行乘坐了一趟渝贵高铁,亲身感受了一把。在“人潮涌动”中,有的去购物、有的来旅游、有的谈生意、有的访亲戚…各取所需、怡然自得。事实证明,不过多地干预反而让这个城市更具活力。关于“留”,他们认为“愿留才能留得住”。该市在渝贵高铁开通后,对人员流动情况进行了盘点,作出了大力发展避暑休闲地产的决定,在聚集人气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统计20XX年上半年,**到**购房人数同比增长20%。(二)教训预计不足,一些项目建成即过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县级高铁站站房面积为3000平方米,地市级为5000平方米。XX第2页共9页市,经多次向铁总争取,才将怀化高铁南站站房建设指标上调至15000平方米,在当时看来是超前的。但实际上,该站投用第一年人流量就饱和了,现在面临改扩建问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