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片断]1著名播音员读音有误2特级教师教案设计有误3人民教育出版社插图有误权威教辅错误“三”出在一节课中,我们这所农村校的普通学生能发现权威教辅存在的三处错误或值得商榷的问题,发人深思。我们尽可引导并鼓励学生不惟师、不惟书,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而我们的教学确也该如文中父教子一样:不是包办,而是指导、鼓励,让他们自己寻找成功的经验。[引言]一九四五年一月。在英格兰的东安里亚的沃顿空军基地。那天早晨,我在黑板上看到了我的名字,明天,我要驾驶没有武器装备的蚊式双引擎深入德国本土执行气象侦察任务。我的脑子乱哄哄的。我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瞬时,鲜血飞溅,列焰灼人,伤痛折磨,飞机打着旋而我根本就没有力气打开应急出口了……第二天早晨,我驾机滑行在跑道上。我向前猛推了一下风门杆,此刻,我所想的只是起飞,升到二万五千米的高空,航向正东。前方就是北海。我告诫自己,我所能做到的就是保持这个航向二十分钟,飞跃过荷兰的素汶岛。这我能做到。飞过素汶岛后,领航员告诉我改变航向125度然后保持这个航向十分钟,我们就可以到达下一个侦察目标,这样做并不难。如此这般,我操纵着飞机飞越过荷兰和德国,根本用不着整个航程胡思乱想,只想着要飞的每一段航程就足够了。最后,我们终于安全地飞出了敌人的空城……莫顿·亨特3、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4、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问题见教学用书第12页教案优化设计第7页1.著名播音员读音有误“项为(wèi)之强(jiāng)”错念成wéi、qiáng著名播音员金峰(左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错念错成zhī。第一单元朗读录音:落(luò)后“‘落在最后’的‘落’错念成luò”丢三落(là)四落(lào)枕大大落(luō)落著名播音员金峰(左一)落1.著名播音员读音有误3、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4、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2.特级教师教案设计有误爬悬崖的六个孩子中有名字的不只两个,是三个!还有个叫莫顿·亨特。复述前的准备——抢答: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表现了伟大的母爱。母爱课文没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母爱教育”的典型教材《麻雀》:3.人民教育出版社插图有误教学插图大约只有20米高;约为6.7米原文:“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4、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6.7×√11课《春》之彩图欠典型20课《山市》插图也聊斋18课《绿色蝈蝈》疑点多七年级上册26课《皇帝的新装》存矛盾15课《诗歌五首》多失真28课《女娲造人》不合理14课《秋天》插图难配诗课本插图“冷雾”、“白霜”说明天冷,可渔者竟穿着背心短裤。插图有误乌桕叶“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江岸应是桕树;划船用小桨;船篷是芦苇做的,上有白霜。课文插图“真图”“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所绘山市之景与课文描述有所不同目击者及观看地点也全画错蒲松龄插图有误“皇帝把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什么衣服也没穿”课文插图“真图”“客路”本应坐大船,可插图只见小船;人大舱小,且只见诗人,不见艄公;船不在“北固山下”,也不该是在江心。浪卷帆鼓看不出“潮平”“风正”些许感悟,就教各位同仁:合理利用既有设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营造宽松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案例感悟:合理利用既有设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树立学生能行思想,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营造宽松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学生要有爱心,更要有信心背影“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违反交通规则”想法偏差注意引导鹬蚌相争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想法偏差注意引导“它们的嘴被夹住不能说话”愚公移山想法偏差注意引导移山不如搬家好不搬家理由:华夏古代农民固有的对土地的依恋及对在乡里良好“人缘”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