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物理》选修1-21.2《物体的内能》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知道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平均动能,知道物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2)知道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知道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3)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哪个宏观量有关,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5)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这节课中要让学生建立:分子动能、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热量等五个以上物理概念,又要让学生初步知道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关系。因此,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学方法的教育:•在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关系的讲授中,渗透统计的方法。在分子间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上和做功与热传递关系上都要渗透归纳推理方法。•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三个概念(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掌握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热传递与功的关系)。•2.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势能曲线是教学上的另一难点。•三、教具•1.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的演示实验:•圆形玻璃筒、活塞、硝化棉。•2.幻灯及幻灯片,展示分子间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一.物体的内能例1、2303年江苏高考3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例4三.热力学第一定律例5、6四.热力学第二定律:五.能量守恒定律热功当量的测定例7、8、9、04年高考题选江苏2、江苏5、湖南16、广东4、天津15、北京理综15、广西2、广西4、04年全国理综16、全国理综17、2005年广东卷4、2005年江苏高考7、2005年江苏高考9、2005年理综全国卷/16Ⅱ2005年广东卷13(2)物体的内能一.物体的内能1.分子的动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2.分子势能---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分子势能.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在平衡位置时(r=r0),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系.3.物体的内能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因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因而物体内能增加;所以物体的内能跟物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跟温度有关系,分子势能跟体积有关系,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此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和物态有关。返回注意: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在本质上有区别:做功是其它形式的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能够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2.热传递也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返回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那么,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U,即△U=W+Q上式所表示的功、热量跟内能改变之间的定量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符号规则:内能增加,△U>0;内能减少,△U<0外界对物体做功W>0;物体对外界做功W<0物体从外界吸热Q>0;物体向外界放热Q<0返回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是不可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这是按照热传导的方向性来表述的。)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这是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的。)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四.热力学第二定律:五.能量守恒定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做功和热传递提供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