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指的是无待的自由,即圣人的精神境界。逍遥和游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程度上,逍遥就是游,逍遥的本质和意义由“游”来表述,游是逍遥的式样。“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作者简介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中国文化主要讲儒、释、道三家。•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他的生活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列御寇》记载: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如:朝三暮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井底之蛙、越俎代庖等。)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名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庄子·内篇》之首。“逍遥”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文题解释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浊,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写作背景朗读感知自习检测:给下列字注音北冥()鲲鹏()抟()迁徙()坳堂()草芥()夭阏()míngkūntuánxǐāojièè蜩蝉()舂粮()蟪蛄()大椿()斥鴳()泠然()万仞()蓬蒿()tiáochōnghuìgūchūnchìyànlíngrènhāo•老师教我们的最早的三个数字是……1、2、3。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