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形缺陷评定部位的选择及质量分级和条形缺陷的评定步骤及综合评级一.圆形缺陷评定部位的选择:在底片评定范围内,各处圆缺均可用圆缺评定区确定其级别。当要确定底片有效长度范围内焊缝质量级别时,选择缺陷最严重的部位。1.评定圆形缺陷可采取以下步骤:①如有长径>母材厚度T/2或深孔,直接评为Ⅳ级。无须进行其它步骤。②据母材厚度选择评定区尺寸,按缺陷自身长宽比确定其是否为圆缺。将评定框内圆缺最严重部位先换算点数,再确定质量级别。③不及点数的圆缺在评定区中的数量于质量分级中的规定:a.I级焊缝内的圆缺点数不得多于10个,超过10个则降为Ⅱ级。b.T≤5㎜的Ⅱ级焊缝内,不计点数的圆缺也不得多于10个超过10个则降为Ⅲ级。④关于深孔和圆缺评定的适当放宽应注意:a.深孔是以母材厚度为基准,以焊缝余高为参照物。通过观察气孔(针孔)同母材黑度相比较来确定是否属于深孔。通常是针对较薄的板材而言。当圆缺的黑度大于母材黑度时,该缺陷即可评为深孔缺陷。b.对于标准中5.1.5.3⋯⋯可放宽1~2点。放宽的条件是针对奥氏体不锈钢、钛材,镍材和一些拘束度大的结构和不便施工的结构且“合同各方”同意,否则,不得随意放宽对圆形缺陷的质量要求。c.质量级别不允许超过Φ3㎜的圆缺,而评片人员视觉圆缺大于Φ3㎜,又无法确定Φ3.1㎜、Φ3.2㎜处于是否返修的临界状态,可按不返修处理。此种“临界状态”应是公认的。二.条缺评定步骤:第一步:按Ⅱ级评定a.先评单个条缺,再评条缺组。如单个条缺和条缺组都不超标,则评为Ⅱ级。b.若单个条缺超标,则降为Ⅲ级重新评定。c.若单个条缺不超标,条缺组超标也降为Ⅲ级重新评定。第一步:按Ⅲ级评定a.若单个条缺和条缺组均不超标,则评为Ⅲ级。b.若单个条缺或条缺组有一个超标就可降为Ⅳ级。当两张相邻底片在端部都有条状缺陷,一组条缺可能在两张底片出现时,可将两张底片接起来,把严重的部分框入同一条形缺陷评定区中进行评定。三.条缺质量分级:应满足单个条缺长度和条形缺陷(条缺组)总长的要求。不超过JB/T4730.2-2005标准表12(见下表)的规定。以二者级别最差者为条缺应评定的质量级别单个条缺允许长度级别(级)板厚(㎜)允许单个条缺长度(㎜)ⅡT<12412≤T≤60≯1/3TT>60≯20ⅢT<969≤T≤45≯2/3TT>45≯30Ⅳ>Ⅲ级者注:1.T为母材厚度。当母材厚度不同时,取较薄板的厚度值。2.单个条缺选取底片上最长的单个条缺。3.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条缺处于同一直线且相邻缺陷的间距≤较短缺陷时应作为一个缺陷处理,间距计入。第1页共四页四.条缺组的划分及允许长度:当两个或两个以上条缺同时出现在底片上时,应考虑是否按条缺组计算。缺陷总长,计算总长须符合下述两条件:1.这些条缺须排列在条缺评定区内,条形缺陷评定区是指与焊缝方向平行的、具有一定宽度的矩形区,T≤25㎜,宽度为4㎜;25㎜<T≤100㎜,宽度为6㎜;T>100㎜,宽度为8㎜。该矩形区的长度为:12T/(Ⅱ)或6T/(Ⅲ)凡与条缺评定区相交的条缺均可认为分布在同一矩形区中。与矩形区相切、相交的条缺,切入或交入矩形区的部分计算缺陷长度。切出或交出矩形区的部分不再计算缺陷长度。2.这些缺陷若靠得比较近,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单个缺陷相加,按条形缺陷组计算缺陷总长,然后确定是否符合Ⅱ级或Ⅲ级要求。Ⅱ级:在12倍板厚即12T内的任意相邻条缺间距≤6L时,各条缺相加不超过T,但最小可为4㎜.Ⅲ级:在6倍板厚即6T内的任意相邻条缺间距≤3L时,各条缺相加不超过T,但最小可为6㎜.(L为该组条缺中最长的缺陷长度)综上所述:在同一直线上,长度为12T或6T的任意选定的评定区,相邻缺陷间距不超过6L和3L的条缺作为一组计算缺陷总长,当存在多组时选其最严重的一组作为条缺组的级别。五.综合评级:前提条件是在圆缺的评定区内,有条缺或与评定区框线相交的条缺时,才能进行综合评级。当存在下图所示的(圆缺、条缺及级别)三种情况均应进行综合评级。综合评级的级别为两种缺陷级别相加后减一作为最终级别。当圆缺为Ⅲ级时,可直接评为Ⅳ级。当圆缺为Ⅰ级时,按条缺级别作为最终级别。Ⅲ级Ⅲ级Ⅲ级Ⅲ级Ⅱ级Ⅱ级Ⅱ级或Ⅰ级**关于单个条缺长度的测量方法和条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