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1《新青年》时代的鲁迅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鲁迅评传》的特点。2、积累基础字词,简单介绍鲁迅在《新青年》时代之前的经历。3、梳理文章结构,了解鲁迅在《新青年》时代的思想变化过程。4、理解作者引用鲁迅先生《〈呐喊〉自序》“铁屋子”一段的含义。【学习重点】梳理文章结构,了解鲁迅在《新青年》时代的思想变化过程。【学习难点】1、理解作者引用鲁迅先生《〈呐喊〉自序》“铁屋子”一段的含义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学习过程】一、作者介绍曹聚仁,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杰出的爱国文化人士,曾经是一位在20世纪中国文坛、报界、学术领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是他首次报道台儿庄大捷的消息;是他首次向海外报道“皖南事变”真相;是他首次向海外传递出国共可能第三次合作的信息;是他1958年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报道金门炮战的独家重大新闻。曹聚仁一生与书为伍,笔耕不辍。主要著作:《鲁迅评传》《国学概论》《书林新话》《万里行记》《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等。二、作品介绍本文选自曹聚仁的《鲁迅评传》,于1956年由香港世界出版社印行。共分29节,以、自由式随笔体的方式对鲁迅的一生和主要著作以及与自己的交往景象了中肯、独到的评述。当时正值国内个人崇拜、英雄崇拜风气盛行。曹聚仁把鲁迅写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的传记观,也得到了鲁迅的首肯。三、文体知识《鲁迅评传》是属于他传。曹聚仁与鲁迅、周作人兄弟同为知契的朋友,他有资料的积累,再加上他有史学研究的功底,既能鉴别史料,又能组织史料,所以写出了合理近情的鲁迅传记。四、介绍鲁迅在《新青年》时代之前的经历:家道中落看透世态走出家门学习洋务选择学医医治民众领悟要著弃医从文创办杂志提倡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身处僻处抄碑寻古五、基础演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甲寅刍议胡诌橐橐旌表不恤娼妓明确:甲寅yín刍chú议:谦词,指自己的议论。胡诌zhoū橐橐tuó旌jīng表不恤xù娼chāng妓2、多音字慰藉枕藉蕴藉杯盘狼藉声名狼藉拓本开拓落拓复辟开辟精辟明确:慰藉jiè枕藉jiè蕴藉jiè杯盘狼藉jí声名狼藉1jí拓本tà开拓tuò落拓tuò复辟bì开辟pì精辟pì3、形近字谬论杀戮未雨绸缪肆无忌惮殚精竭虑明确:谬论miù杀戮lù未雨绸缪moú肆无忌惮dàn殚dān精竭虑4、成语释义食肉寝qǐn皮:差强人意chā:明确:食肉寝qǐn皮:形容极端的仇恨。怦然心动pēng差强人意chā①大致上还能令人满意。②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六、自读课文,梳理情节1、本文记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明确:金心异和鲁迅的一次谈话,这次谈话之后,鲁迅以《狂人日记》为开端,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白话小说,结集为《呐喊》。2、围绕中心事件,划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第二部分(第2、3段),第三部分(第4——6段),第四部分(第7、8段),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第2、3段),引用周作人的说法和《〈呐喊〉自序》来证明《狂人日记》的写作缘起。第三部分(第4——6段),依据周作人的说法介绍《狂人日记》的人物原型和中心思想,并介绍与小说相关的其他情况。第四部分(第7、8段),借用许寿裳的话和鲁迅自述来评价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来评价鲁迅的贡献。七、问题探究1、《新青年》时期,鲁迅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写的东西,为什么惟独选择以《狂人日记》为中心事件来叙述?明确:《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重大的,是鲁迅在新闻化时期的最突出贡献,以其为重点,不完全按纵的线索、流水帐式的叙述鲁迅生平,而是抽出专题单独评说,以加强横向联系,这样纵横结合,是鲁迅形象呈现一种立体感,又主线明确,重点突出。2、鲁迅对《新青年》的最初感情是怎样的?(筛选信息,寻找语段。)2明确:第三段中引用周作人的话:对于《新青年》的态度总是冷淡的。3、鲁迅对《新青年》的态度是如何转变的?明确:还是第三段中引用周作人的话:在夏夜那一夕谈之后,鲁迅忽然积极起来,好象是在埋着的火药线上点了火,便立即爆发起来了。4、从文章中找出夏夜鲁迅与钱玄同的谈话,反复诵读,说说“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