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轻工业功能区工作总结(201X.12.6)姜山轻工业功能区工作总结(201*.12.6)姜山轻工业功能区20XX年度工作总结20XX年,姜山镇充分发挥居胶东半岛地理中心、204国道纵贯辖区17公里的区位优势,坚持全力抓招商、重点抓项目,加快推进姜山轻工业功能区建设。1-11月份,全镇共引进内外资项目41个,其中外资项目6个、内资项目35个,是近几年引进项目最多的一年。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引进和建设,加快了结构优化调整。其中包括总投资20亿元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青岛椰风包装有限公司,投资5590万美元的耐克森轮胎三期项目。同时,积极转变招商模式,由原来的引进单个项目向引组团、引协会转变。今年引进的总投资20亿元的青岛中一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带动30多家企业落户我镇。引进的青岛搬迁企业XX县区惜福镇机械制造协会,将带动20多家惜福镇机械制造协会会员企业前来落户。目前,姜山功工业功能区已累计落户企业350余家,其中内资企业260余家,外资企业90余家,内资企业投资总额260亿元,外资企业投资总额26亿美元。招商引资已成为我镇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全镇地方财政收入的85%来源于企业纳税,农民纯收入的40%来源于企业务工收入或通过企业出国劳务。一、今年以来的工作一是创新融资机制建好工业园区。今年以来,姜山镇按照“标准化建设,公司化管理,园林化环境,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全力建设全国一流的工业示范园,多渠道融资,投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了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交通、通讯、排水、排污、有线电视等“九通一平”,增强了对外商的吸引力和承接项目落户能力。工业园已形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橡胶化工、矿产建材等六大产业集群。20XX年以来,全镇累计引进外资企业36家,实际利用外资15.6亿美元,累计引进内资企业137家,实际利用内资206亿元。第1页共3页二是创新服务机制,实现以商招商。对外商的服务,姜山镇坚持在服务体制上“一个口”对外,在服务方式上“一条龙”服务,在协作配合上“一家人”般的关怀,在组织协调上“一把手”亲自抓。继续深入实施《内外资企业登门服务制》,对落户企业每月至少登门服务3次,每逢外商前来考察洽谈项目,均安排专车接送,外商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都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对新上项目的土建工程,积极协调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高质量完成,保证企业按时开工投产。一些新上项目在办理各种证件、手续时,安排专人一包到底,全程跟踪服务。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外商感受到“一家人”般的温暖,达到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目的。外商纷纷当起了招商引资的宣传员,他们介绍了一大批项目前来落户。三是创新招商方式,引进企业组团。为适应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要求,姜山镇积极转变招商方式,由引进单个项目向引协会、引集团转变,收到了引进一个组团,带进一批项目,建设一个园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引进四川中一集团,带来近30个印刷包装项目集中落户;通过引进青岛机械协会,引进20多家机械制造协会会员项目陆续落户我镇。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招商成本,加快了项目落地速度。四是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全民招商氛围。通过在土地、土建等环节上放宽政策,降低门槛,增强核心竞争力,激励外商落户;对干部的激励,采取分解指标、交任务、压担子的办法,加强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列入干部任用和工资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对居民的激励,则是通过推行和兑现“项目引荐者奖励办法”,对引进项目者给予重奖,使全镇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北部工业园打造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提升园区形象和项目承载能力,推进产业集中布局、集群发展,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第2页共3页物流等产业。二是坚持不懈抓项目引进。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立区之本,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一是重视专业招商。按照“分类突破、瞄准重点、细化责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