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经过了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结合自己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使我了解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有一定联系的.现就我个人对此观点的一些看法和认识简单的阐述一下,非常浅显,可能还会有不到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农民生活中的最基本问题着手,力争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党必须具备的一种根本能力。它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即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凝聚有效因素推动农第1页共21页村又快又好地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关系决定我们要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在观察分析问题时,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定程度上讲,广大农民群众想脱贫致富奔小康,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是内因,国家支持、上级扶持、各界帮助是外因,所以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立足自身力量,把握资源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突出发展重点,加快积累,促进发展。同时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我国产业发展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诸多机遇,凝聚和发挥好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积极有效因素,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正确处理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加大扶持,促使发展有质的飞跃。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无数量变到质变运动发展的结果。由于受到自然、社会、历史和地理因素以及思想观念、经济结构、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贫困地区农村加快发展的基础还很差,条件还有待创造和蓄积,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过程,任何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等思想和行为,不仅违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但是,通过多年来的扶持和发展,目前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原始积累,为农村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只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加大扶持和帮助,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由量变向质变转变,一定能实现农村有一个崭新的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3.正确处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突出重第2页共21页点加快农村建设。唯物辩证法指出,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