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论述理论文章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具有团结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中国梦是和平进展之梦,具有提升国家国际形象的亲和力。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梦的论述理论文章,希望大家喜爱。中国梦的论述理论文章篇 1:“中国梦”的八个基本特征继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之后,在多个场合多次阐释了“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如何准确理解“中国梦”的重要问题。深刻领悟“中国梦”的基本特征,对于引导人们准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并为之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其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目标指向和核心内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主要体现。要准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还必须仔细把握“中国梦”的基本特征。“中国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八个方面:一是未来性。“中国梦”是指向未来的,是对中国社会未来进展的美好的期许和愿景。“中国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有其现实的基础,是在中国基本国情现实的基础产生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梦”产生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中国社会未来进展的美好前景的共同期盼。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对比“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我们的现实还有不小差距。实现“中国梦”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只有通过不懈奋斗、不断探究、不断前进、不断有所作为,才能把美好的“中国梦”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二是目标性。“中国梦”是以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我们还要看到,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还必须进行目标转化。只有把到本世纪中叶的伟大目标转化为一个个相互关联、具体实在的建设要求,才能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才能在人们的具体实干中变为现实。这就要求每个行业和领域形成具体目标、具体路线图、具体时间表,让全社会的每一部分肌体、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焕发出最大的制造活力,进而汇聚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洪流。三是丰富性。“中国梦”以实现国家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