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4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情境式默写)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一)孔子语录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3.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4.《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5.《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6.《论语十则》中,表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7.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8.“”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自我校对]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人不知而不愠。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二)《鱼我所欲也》(孟子)1.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2.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3.表明全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自我校对]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舍生而取义者也。(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承上启下的句子是:2.中心论点是: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句子是:[自我校对]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四)《曹刿论战》(《左传》)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8.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的时候。9.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的时候。10.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自我校对]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惧有伏焉。7.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8.彼竭我盈9.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2.文中写邹忌对妾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3.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是:4.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的语句是:5.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6.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7.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8.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9.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是:10.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11.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自我校对]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4.虽欲言,无可进者。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6.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7.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10.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1.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六)《出师表》(诸葛亮)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的句子是: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7.作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