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不多见)和化学性的(多见)两类。1.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维生素B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16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分析:咲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一生理盐水一速尿。3.地塞米松+维生素B6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维生素B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4.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5.维生素C+维生素k1分析:维生素k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1使用缘由:维生素k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1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低其通透性与脆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从药理、病理学方面分析,两药合用是2/7有利的。不能配伍原因: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混合后1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k疗效降低。16•胰岛素+维生素C分析:维生素C有较强的还原性,与胰岛素混合使用,导致胰岛素失活。7•头抱曲松+葡萄糖酸钙分析:头抱曲松与含钙药物(包括含钙溶液)联用有出现头抱曲松钠一钙盐沉淀可导致致死性不良事件。故不宜将两者混合或同时使用,即使是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给药方式,且在使用头抱曲松48h内不宜使用含钙药物。8.维生素k+氯化钾1分析:有报道维生素K与氯化钾有配伍禁忌,氯化钾可使维生素k含11量下降30%多。9•氨茶碱注+氨溴索注+a糜蛋白酶分析:氨茶碱pH近9.6,碱性较强,氨溴索在pH>6.3的溶液中可导致氨溴索游离碱沉淀。a糜蛋白酶注水溶液以pH3~4时最稳定。氨茶碱+氨溴索、氨茶碱+a糜蛋白酶注不宜混合配伍。10.维生素C+肌苷分析:理化配伍禁忌,同瓶混合输注,疗效下降,不良反应增加。11.葡萄糖酸钙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分析:葡萄糖酸钙含2价钙离子,地米为地塞米松磷酸钠,磷酸盐与钙反应,生成磷酸钙沉淀,不能混合滴注。12.奥美拉唑+维生素C分析:奥美拉唑具有亚硫酰基苯丙咪唑的化学结构,具弱碱性。在酸性条件下很不稳定,易变色或聚合沉淀。本品配制的溶液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或在同一输液中合用。13.奥美拉唑+5%葡萄糖分析:奥美拉唑具有亚硫酰基苯丙咪唑的化学结构,具弱碱性。在酸性条件下很不稳定,易变色或聚合沉淀。宜用氯化钠做溶媒。14.B-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分析:头抱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抱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防止发生严重的肾损害。青霉素类中的美西林也不可与其配伍3/715.头抱西丁钠与多数头抱菌素均有拮抗作用,配伍应用可致抗菌疗效减弱。与氨曲南配伍,在体内外均起拮抗作用。16.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具有耳毒性(如红霉素等)和肾毒性(如强效利尿药、头抱菌素类、右旋糖苷类、藻酸钠等)的药物配伍,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作用的药物(如地西泮等)配伍,防止毒性加强。本类药物之间也不可相互配伍。17•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与B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而降低疗效,连续输注时应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冲管。同时这两类药联合常可使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