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研工作参考计划--指导思想小学教科研工作打算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落实学校"以科研为先导"、"小学校研究大教育"、"教育以人为本"、"教学以生为本"等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构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老师队伍。全面推进素养教育,使学校教科、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二、工作重点1、抓好《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调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和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2、迎接市教科所对学校教科室的调研工作。3、配合学校搞好新课改施行前对老师的通识培训。4、争取有2-3篇科研论文在宁波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3-5篇论文在市《进修与教研》杂志上发表。5、加强教学研究力度,实在开展教研活动,夯实根底,开展特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工作任务及施行措施㈠课题研究:1、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深化课堂及年级组,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咨询题的处理。2、召开课题学术研讨会,征求各方面的建议,集思广益。3、组织实验课题汇报会,展示实验阶段性成果。4、认真组织阶段性验收,并及时总结。5、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类材料的积累工作。为迎接课题的结题验收,本学期还将对其各类材料作系统整理,做好验收报告和总结的前期预备。㈡教学研究:1、各组要实在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研究教材,正确把握学生素养教育开展目的,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对青年老师的传帮带,课堂教学中要在夯实根底的前提下,努力表达现代教育观念,表达学校"开展性课堂教学方式"思想,并依照个人专长努力构成教学特色。其中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老师侧重个人根本功提高,加强标准课的研究。骨干老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方法作探究研究,逐步构成教学独特的教学风格。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要在不动摇"双率"的情况下,提高科研含量。2、认真开展"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加强说课和评课环节。任课老师人人参与"研训一体化"活动,严格按照"说课上课评课"顺序进展。3、加强听课活动,坚持外出活动汇报制度。积极参加各地组织的教学活动,广泛理解教改信息,返校后要及时汇报,以供的老师学习提高。4、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撰写"教学随记"。各教研组依照本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打算的组织专题教研和学习活动,做到每位老师都学深学透,都有所得。从而及时理解教改动态和前沿理论,并擅长将学习和教学实践联络起来,对本身的教学情况作经常反思,按时、认真撰写"教学随记"。㈢常规工作:1、认真做好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后测工作。标准科研治理,建立章程制度。2、加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建立。提出教育科研三个一要求: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搞一项教育实验课题,撰写一篇教育论文。举办讲座,使老师们掌握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详细施行的操作方法、结题报告撰写等科研方法。3、注重老师科研论文的撰写及评选工作。接着做好老师各类科研文章的阅读、指导、修正工作,加强向外推荐的力度,争取论文发表和获奖率超过上学期。举办老师论文和教案的评优工作。四、详细安排二月份课题小组会议,传达市教科室工作会议精神,布置本学期的学校课题研究工作。2、各青年老师上交德育科研论文。3、课题实验全面展开活动。三月份:请有关专家作结题总结撰写辅导报告。2、课题实验班老师结合课题进展课堂研讨活动。四月份:1、课题实验活动总结。2、撰写各子课题结题报告,在4月底前上交学校教科室。五月份:1、进展课题研究后测工作。2、撰写总课题结题报告,在5月底完成。3、进展课题成果现场汇报活动。六月份:1、学校教科室完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