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基于案例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苏春娟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4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受试对象,其中2个班共85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另2个班10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根据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考核成绩进行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考核总分高于对照组关键词案例教学;传统教学;医学统计学基金项目2013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201308作者简介苏春娟1981-,女汉族,硕士,研究方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是以数理统计和概率论为基础,以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医药卫生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门应用型学科[1],是医学科研的重要工具,已成为我院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但是,由于该门课程概念抽象、公式多、逻辑性强、与数学联系紧密,被许多学生认为是最难学习的课程之一,而且,即使在圆满修完卫生统计学课程后,在碰到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下手。作为一名医学统计学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传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少参与,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以教师与学生互动为基本形式,将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现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2,3]。我们尝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环节中,现将教学情况总结如下。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将我院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个班级随机分成试验组2个班级和对照组2个班级,试验组2个班级共有学生85人,对照组2个班级共有学生102人;试验组和对照组人群在性别、生源、年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005;4个班级的学生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所选用的教材、授课内容、课时32学时均相同。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即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后布置教材上的部分习题,学期结束后采用卷面考核,考核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计算题。试验组采用新的授课方式,即案例式教学模式,课堂上除了教师讲授外,还要学生讨论实例分析,实例来源于教师以往的科研数据,课后要求学生去图书馆查阅临床论著中的统计学使用方法,学期结束后采用卷面考核,考核侧重于对知识点的理解,考核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原始资料的统计学处理计算题。课程结束后根据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的分析,同时进行课堂满意度调查。3统计分析。采用30双人录入数据并核对,用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一般性描述和统计推断。二、结果1学生对课堂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85份;对照组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98份。除了学生对教学方式的适应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外>005,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2教学效果比较。试验组卷面总分100分,选择题24题48分,判断题10题20分,计算题2题32分;对照组卷面总分100分,名词解释5题15分,填空题15空15分,选择题20题30分,判断题10题10分,计算题2题30分。两组资料进行总分、计算题得分、选择题正确率和判断题正确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三、讨论1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除了适应性方面两组人群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方面均是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令学生满意。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较多的是传统教学法,现在换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很快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更喜欢案例教学法。2案例教学组学生考核总分为7107±1269,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考核总分的6635±1513,且有统计学差异3布鲁纳曾经说过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