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气象局农气象服务工作总结按照《xx市气象局2014年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方案》(成气发〔2014〕16号)文件要求,结合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局积极探索都市现代农业气象发展新思路,统筹安排、稳步推进,着力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为双流打造“天府生态科技城、空港自由贸易区”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现将2014年为农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突破性落实地方事业机构根据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气党发〔2012〕66号)及相关文件精神,在省、市气象局、地方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我局大力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突破性落实地方事业机构。经过反复汇报、多方协调沟通,在“全面深化改革、精简地方机构”的大背景下,我局于4月17日顺利通过中共xx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县编办正式发文(双机编办〔2014〕72号)成立xx县气象防灾减灾中心,配备差额拨款事业编制2名。二、气象防灾减灾专题研究班现场体验式教学大获好评4月24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中国气象局承办的第9期气象防灾减灾专题研究班到我县进行现场体验式教学。该班学员对象为来自全国市(地、州、盟)政府分管防灾减灾工作的副市长(专员、州长、盟长),共30人。在此期间,我局精心制作宣传册和宣传展板,并积极组织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工作,保证了研究班双流现场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得到了全体学员的一致肯定。5月6日,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对我局下发了感谢信。三、联合多部门开展汛前气象灾害检查和认证复查工作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精心组织,联合多部门在各镇(街道)开展汛前气象灾害检查,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完善;同时联合县应急办对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进行复查,于5月底前全面完成认证复查工作。四、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合作机制第1页共6页为切实加强“三农”气象服务,深化部门合作联动,9月,我局与xx县农发局、县园林局、县水务局等涉农部门联合召开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会,并与县农发局签订《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合作协议》,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同时就建立涉农部门农情联合会商机制、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服务等重大涉农问题同各与会部门达成共识。五、创新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为进一步拓宽农业气象服务领域,满足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需求,我局在彭镇艺隆现代设施草莓博览园建立全省首个设施农业智能化气象监控室,依托“智慧园丁”系统,建设小气候观测站和室外自动气象站。通过对棚内草莓不同生长期和室内外气象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开展针对性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经过县气象局、县农发局与我县农业示范园三方通力合作,更好地推动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的发展,为我县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气象科技支撑。截止12月1日,我局为农服务产品总计601期,其中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含设施农业服务)164期。六、成功申报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县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农业气象服务样板,在上级气象业务部门与xx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指导下,我局与各涉农单位及镇(街道)共同努力,成功创建冬草莓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七、全省率先推行现代都市农业微信互动式气象服务9月,我局在全省率先推行现代都市农业微信互动式气象服务,微信用户可直接与农气技术员们进行实时交流沟通,咨询农气问题与服务建议,可随时查阅关键农业气象要素、农业气象分析、未来天气趋势以及作物种植经验建议等内容,为全县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气象科技支撑。八、深入推进气象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规范气象服务站日常工作制定《气象服务站值班工作日志》和《气象信息员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气象信息员工作职责,通过定期考核和召开第2页共6页气象信息员工作会,促进气象信息员更好的履职尽责。(二)开展气象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按照我局年初制定的《2014年为农气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于9月全面完成各气象服务站“六有”标准化建设工作。(三)做好气象信息员辅助观测试点工作作为全市气象信息员辅助观测试点单位,结合本地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