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195作者:李敬杰文章来源:阜新市海州区铁路小学一.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7课。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组课文之一。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和他们不同,正在“睡觉”呢。课文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课文共有9句话,含11个生字及两个没学过的偏旁。由于课文是一篇韵文,具有儿童特点,而且内容又不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利用该教材还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是相关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如:动物的冬眠、雪地上脚印的用处等。因此预计学生学起来会有兴趣的。教学本课计划用2课时。二.设计理念1.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引导、指导、点拨。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学,从而培养自学能力。3.拓宽教学内容,引进课程资源,合理的“使用教材”,而不是“只教教材”。三.教学目标利用本课教材资源,将完成下列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4.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注意保护小动物。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四.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五.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实施“以学定教”的策略。2.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小动物的爪(蹄)子形状及动物冬眠的资料,以便课上交流。3.教师准备小动物的爪(蹄)子形状的课件以及动物冬眠的资料。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课题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自学生字(8分钟)三.汇报、交流自学情况(8分钟)五.再读课文,巩固识字,初步理解课文。六.指导写字(9分钟)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师:冬季里什么时候你最高兴?师:谁能把“下雪了”这件事用高兴的语气告诉大家?师:下雪了,大家都到雪地上玩儿,一群小画家也来了,来的小画家都有谁呀?如果读了课文你们就会知道了。请打开17课看《雪地里的小画家》师:板书课题。教师巡视师:谁知道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师:为什么说他们是小画家?他们都画的什么画?请一名同学读一遍课文。师:.他读得怎么样?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注意听好字音师:大家自学生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自学(喜欢哪种用哪种):⑴可以借助拼音自学生字;⑵可以问小组同学⑶可以问老师⑷自己不会的字、词或句子可以用笔划上,待大家共同解决。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师:你学会了哪些生字?师边听边板书生字蛙睡成参晨……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认、难记?师板书。重点指导记忆“蛙”、“睡”两个字,“蛙”左边是新出现的偏旁“虫”,“睡”左边是新出现的偏旁“目”。师: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教师肯定学生自悟的记忆方法。对有创造性的学生奖励一朵下红花)师:还有不认识的字吗?师:除在课文中看到了这些字外,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指名读课文师:课文中的“参加”是什么意思,你参加过学校的活动吗?请用“参加”一词说一句话。师:示范书写“几、用、鱼”讲清字的结构,在田字格的位置及笔顺,喜欢下雪的时候学生自由地、尝试着用高兴的语气说:“下雪了!”“下雪了!”学生打开课本,自己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学生初步回答有:小鸡、小鸭、小狗、小马指名试读全文大家自由发言评议朗读情况听读全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自学(可以自学、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大家齐读生字蛙睡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虫字加两个土字念“蛙”2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的,“鸡”字去掉“又”字旁换上“甲”念“鸭”……再次反馈学习情况学生开动脑筋想生活中的这些字1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