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共19张PPT)VIP免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共19张PPT)_第1页
1/1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共19张PPT)_第2页
2/1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共19张PPT)_第3页
3/11
一、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礼”“德”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为政以德说说孔子在教育上有什么贡献?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2、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论语》——孔子的言论老子老子和《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二、百家争鸣原因派别影响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各国竞相改革拥有文化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推动思想发展。各学派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孔子创办私学以来,私人办学盛行,为各派学说传播提供了阵地。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墨子(墨翟)《墨子》兼爱,非攻孟子(孟轲)《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庄子(庄周)《庄子》“法”治,中央集权韩非子(韩非)《韩非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治国之儒家:道家:法家:以“礼”治国无为而治以法治国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家简表学派代表人物时期代表作或言论政治思想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孔子春秋孟子墨子战国老子庄子韩非子《论语》《庄子》《道德经》《墨子》《孟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兼爱”“非攻”仁政,以“礼”“德”治国“法治”《韩非子》春秋战国战国战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共19张PP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