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昆虫世界1昆虫世界引言: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神秘无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珍贵的昆虫,它们象我们人类一样有自己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奥秘无穷。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任务:你的任务是进行一次昆虫世界的探索,了解昆虫的种类、繁殖以及生活习性,全班同学每4人分成一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完成以下任务:A、研究昆虫的种类。B、研究昆虫的繁殖。C、研究昆虫的语言。D、研究昆虫的习性。每个小组在完成以上研究后,把你们这次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写成一份书面报告。过程:1、每个小组需要讨论决定小组中每个人的任务,即每人必须探究的领域。2、各小组成员根据以上分工完成各自任务。3、每个小组选出一位组长,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完成书面报告。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昆虫世界2第一课什么是害虫?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陈述:“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昆虫为害,榆树上有650种害虫,栎树上有1400种害虫,,。”把植食性昆虫列为害虫,从生态学、经济学上来说均是不科学的。农作物、植食者、肉食者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植食者取食农作物,由于其数量多少不一,对农作物的影响也不一样;同时,农作物对植食者取食的反应也不同。一种昆虫的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当复杂的,常常因时间、地点、数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易把任何同我们竞争的昆虫视为害虫,而实际上只有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对人类造成为害。如果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小、密度低,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相反,由于它们的少量存在,为天敌提供了食料,可使天敌滞留在这一生境中,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应把这样的“害虫”当作益虫看待。或者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危害性更大的害虫不能猖獗,从而对植物有利。当一种昆虫对人类本身或他们的作物和牲畜有害时,就被认为是害虫。即使是害虫,也不一定要采取防治措施,特别当防治成本大于危害的损失时。在计算成本时,不但要包括直接成本(如农药、人工等费用),也应包括那些有害农药对环境、人类的伤害代价。思考题:害虫一定就有害吗?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昆虫世界3第二课没有昆虫的世界许多人往往只看到昆虫为害人类的一面,而忽略了其有益的一面;可以说,总体上昆虫的益处远大于害处。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昆虫,地球或人类将会怎样?这里有一个例子,澳大利亚引入羊牛马等牲畜后,由于那里没有生物能取食或消化牲畜的粪便,大量的粪便堆积起来,慢慢占领地盘,从而牧草不能很好的生长。同时吸血昆虫大量滋生并传播疾病,畜牧业成了问题。后来从其他地区引入约45种食粪性昆虫(包括我国的神农洁蜣螂),问题才得以解决。昆虫对于自然环境的维持仍至多数生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是环境稳定的核心。实际上我们人类需要昆虫,而昆虫并不需要我们。哈佛大学威尔逊教授指出,如果人类明天消失,它们会生活得更好,地球也将逐渐恢复数千年前的丰盛和生机。但是如果没有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存在,人类将在数月内灭亡,很多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也将同时灭亡,随之消失的将是大部分的显花植物,,,最后地球也将枯萎;可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地球将回到10亿年前的状态,即主要由细菌、藻类和少数几种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组成。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极其重要。人类对昆虫了解得越多,便能更好地学会与昆虫共同生存。如果没有了昆虫,许多可爱的鸟类就没法生存了。思考题:举例说明我们日常见到的昆虫。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昆虫世界4第三课中国的昆虫种类中国昆虫学家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昆虫分类学的研究。我国老一辈昆虫学家胡经甫博士(1896-1972)花了12年的时间编写了《中国昆虫名录》,共6卷,于1934年--1941年出版。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而中国人自己命名的昆虫只有204种,仅占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昆虫分类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组织了许多大型的科学考察,昆虫学家发表了大量的昆虫新种。过去50年在大陆8种昆虫学期刊上发表的昆虫新种达8,000多种。其...